找回密码
 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搜索
查看: 652|回复: 0

防暑┃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来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

回帖

2万

积分

高三

wfits币
8718 个
注册时间
2016-2-24
UID
115842
QQ
发表于 2016-7-22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 今天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大暑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06 防暑┃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来了!210.jpg

俗语言:大暑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国的农历把一年分为四个季节、二十四个节气和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而大暑三候为: 一候:腐草为萤。指的是萤卵产在腐物败草之上,幼虫孵化后,就靠食取这些腐殖物作营养而成长。大暑时,萤火虫孵化而出,所以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溽”是指土之气润蒸郁而成的湿,“暑”就是热的意思。此时,降雨多,土壤、空气湿度大、温度高,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 三候:大雨时行。指前一候蒸腾的水汽降下来了,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节气注意防暑 06 防暑┃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来了!499.jpg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而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因此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将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温将达到37-40℃!

这么热的天气,可能会使人出现口渴、头晕、胸闷等中暑症状。


怎样判断中暑了?中暑了怎么办?
06 防暑┃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来了!661.jpg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①先兆中暑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如果发现先兆中暑,要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在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和盐分,症状在短时间内可消失。


②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除了会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轻症中暑的患者在短暂休息后,症状会自行消失。


③重症中暑症状: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对重症中暑病人抢救的关键是降温,可采用冰水、井水、酒精擦洗全身或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等措施,努力使体温回降,并送医院急救。


热痉挛症状特点

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低钠血症)。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热衰竭症状特点

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状特点

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症状特点

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如闷热的教师、房间、公共场所),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如何预防中暑?
06 防暑┃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来了!1595.jpg
06 防暑┃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来了!1597.jpg

这些民间谚语有关大暑
06 防暑┃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来了!1612.jpg

大暑天里,除了人比较容易中暑外,这个时期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时期,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艰巨的地区。为此,我国的劳动人民总结了很多与大暑有关的民间谚语。


一、大暑后需要抓紧抢收抢种的农谚

“禾到大暑日夜黄”;

“大暑大暑,不熟也熟”;

“大暑不割禾,一天丢一箩”


大暑过后,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便进入紧张的“双抢”季节:上午黄,下午青,抢割抢栽。

“早稻抢日,晚稻抢时”,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季晚稻适时栽插,争取足够的生长期。


二、前后和雨有关的谚语

大暑前后最忌闻雷,湘桂一带有“大暑闻雷有秋旱”的说法。

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的说法。

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也有“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的民谚。


三、根据大暑热或不热来预测天气的农谚

如短期预示:“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

中期预示:“大暑热,秋后凉”、“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长期预示:“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等。


四、描述大暑炎热的谚语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五、描述大暑天气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投诉举报|客服微信号:ppm0536|今潍网-潍坊论坛 ( 鲁ICP备14032312号 )

GMT+8, 2025-2-7 15:57 , Processed in 0.10194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