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山位于即墨城东龙山街道办事处,系崂山余脉,海拔81米。龙山山容端庄,山势舒缓,林木葱茏,不但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龙山山顶有被称为“天井”的天然深井,井的正北面建有龙王殿,殿中供奉就是在齐鲁大地、河北、东北等地区被广为尊崇的黑龙王--没尾巴老李。殿前的楹联为:墨水河养育甘霖洒故土,黑龙江称雄神威震边疆。当地在明清年间就盛行“取龙牌”祈雨风俗,现存明清以来地方官员所刻的金(铜镀金)、银、铜质求雨龙牌63枚。
龙山北麓有一村庄名“大村”,村南有一条小河(即留村河,为墨水河支流)静静流过,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据说黑龙王--没尾巴老李就诞生在这个地方。小河上有当年龙母王氏“浣衣处”;村中有一高埠名“抱子顶”是黑龙王降生的地方;现村中70%的村民都姓李。为什么大村成了没尾巴老李的故乡?经分析,大村临近龙山,村南有小河的地理风貌,村中又多李姓,这些因素都符合传说中的条件。故而人们又演义出“浣衣处”、“抱子顶”等遗迹,使传说更加逼真。
“没尾巴老李的传说”现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即墨都把没尾巴老李作为行云布雨、佑护百姓的“龙王神”,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关于没尾巴老李这一民间传说,各地说法虽然很多,但其梗概都大同小异:据传很早以前,龙山下的大村有一李姓人家其妻王氏在河边浣衣而怀孕,生下一小黑龙,因父亲的闪失而被削去尾巴,小黑龙痛极,一爪抓出山顶的“天井”,后又远飞黑龙江(据传,原名为“白龙江”)战胜行灾作恶的大白龙,为民除害兴利,人们亲切地把这条黑龙称为“没尾巴老李”,为了纪念他,人们就把这条江的名字改成了“黑龙江”。思念家乡,缅怀父母是即墨人的传统。老李因镇守黑龙江公事在身,平常无暇回家探望,却定会在每年六月十三回家给母亲上坟。由于时间紧迫,来回都是电闪雷鸣、急风疾雨……直到今天,每逢这一天下大雨刮大风,人们还会说:“秃尾巴老李回家给老娘上坟来了!”
没尾巴老李是个传说中的神,但他也是即墨英雄好汉的代表和象征。没有尾巴的黑龙,实际就是经日晒雨淋皮肤黝黑的庄稼汉形象。他那勤劳朴实,刚强率直,惩恶扬善,不畏强暴的脾气,不正是代表即墨人的性格和品质吗!“孔孟之邦”的厚重仁义,加上濒海地域的开阔恢弘 ,陶冶了即墨人独特的性格。在黑龙江大战白龙,实际就是没尾巴老李带领乡亲们,抵抗外侮,战胜沙俄的英雄壮举。即墨人是按自己的心目中的形象塑造了塑造了一位能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敢为老百姓说话办事的、自己理想中的没尾巴老李的英雄形象。正因为如此,没尾巴老李的传说才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也被在东北的山东人奉为“保护神”。
秃尾巴老李镇守黑龙江,尽心尽力,兢兢业业,把个水族和整条江治理得有条有理。按季节兴风布雨,帮助人们的农事耕作。他自己生活得也很惬意,只是时时思念去世的母亲和那采药的老人。为了表示他对家乡人的思念和敬重,凡载有山东人的过往船只,到了江心,他就送上一条大鲤鱼。船家在开船前总是先问问乘客中有没有山东人,有山东人就风平浪静,稳稳当当,没有山东人那就难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