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石家河,触目灾后的千疮百孔,我们看不到愁容满面,听不到唉声叹气,却处处感受到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共克时艰的坚定和乐观。
424毫米的降雨,这次洪涝灾害,对成立仅仅一年半的石家河生态经济区,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也考验着全体干部职工的服务水平。
令人欣慰的是,石家河生态经济区党工委和发展服务中心经受住了这次考验。他们以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和奉献,书写了一曲气势磅礴又暖人肺腑的时代乐章,也向党,向2.8万石家河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救灾一线 我和群众在一起
8月10日至12日凌晨,台风过境,洪水肆虐的40个小时里,石家河生态经济区内19处水库、塘坝溢洪道受损,供电、通信、供水中断,更多桥梁、道路、农田不同程度受损。
灾难骤然降临,生活瞬间打乱,危难之时,一个声音响彻在1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救灾一线,我和群众在一起。这是区党工委向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一个行动口号,也是他们向全区父老的郑重承诺。
践行诺言需要用心的付出,需要不分昼夜地操劳与奔波。
8名班子成员统筹全局,又分工负责,研究对策,提供方案,安排人工,调度机械,哪里有险情,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班子成员的身影。实行属地管理决策,赋予包靠社区领导和社区主任决断之权,关键时刻、危急关头,该调机械调机械,该撤人就撤人。一线指挥,一线决策,一线抓落实,一线抓抗灾救灾,领头雁、领墒牛,在这一刻得到最生动的体现。
48名机关干部,分作道路施工、应急抢险、卫生防疫、灾情察看、信息统计5个工作组,每组5—7人组成,就是一支支尖刀班,杀进茫茫雨幕,冲到洪灾前沿,走近群众身边。23名共产党员,这支用红色瑞庄淬炼了基因和思想的优秀队伍,更是全员上阵,一人身兼数职,24小时值守,成为抗灾救灾最耀眼的红色风景线。正如党工委书记刘洪科所说:“关键时刻站出来,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使命!”
他们向每位机关干部提出的工作要求是“七必到”:救灾行动必须到每一个贫困户、五保户、受灾户、低保户、高龄户、残疾户和病灾户。工作标准则是“四个有”:让每一个受灾户,每一名受灾群众都要有饭吃、有房住、有干净水喝、有病及时就医。
11日凌晨,石家河社区主任王强开着自家车赶到石家河村的一处塘坝查险情,陷入泥淖,不能前行。而当时大雨瓢泼,山洪初现,他牵挂着石家河社区的3个中心村9000多群众的安危,干脆弃车步行,跑到各村查灾情,安排救灾工作。直到3天后,一切都纳入正规,才去坝上把车开回来。
区规划建设科负责人郭宝伟,包靠的李家庄到时家庄路段,冲毁11处1.8千米。他从早上7:00赶到现场,组织各村雇用机械、组织人力,修复水毁路段,中午吃了一顿饭,还是6名区村干部分吃了5个馒头。一直忙碌到晚上11:30回到机关,用凉开水泡了包大碗面糊弄了这一天的第二顿饭,又投入到当天的水设施受灾统计中。
柳子社区主任聂清波,在电力、信息全中断的时间里,一直靠两条腿,在2个中心村8个建制村间来回穿梭,每一座桥梁,每一段水毁路面,每一户受灾村民都清楚记在他心中,既要帮村干部解困纾难,还要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做受灾安置户的心理疏导和思想动员,每天都是在深夜才回办公室,嗓子沙哑,两腿酸疼,一身衣服穿了三天没洗换……
不完全统计,8月10日—16日,短短的一周时间里,区村干部踏查灾情遍及35个行政村2017户,为受灾群众提供大碗面300箱,饮用水1200箱;帮助13个受灾严重的自然村调度和落实挖掘机12台,装载机6台,提供筑堤石料1000方,装袋沙子12000方,完成沿河阻截3500米;实施危险路段交通管制,设置风险点、危险路段警示标志140处,增派公安、治安人员136人,形成杜绝次生灾害发生的坚固防线;组织40余名电工,在县供电公司五洲电气临朐分公司的统一调度下,克服高温、高湿、高危、高强度劳动的重重困难,起早贪黑,全力抢修中断电路;协调卫生部门组成37人的卫生防疫队,在台风过后的第一时间里,开展医疗救助、疾病防治……48人的小机关,团结成了守护一方平安的 “保护神”,也为2.8万群众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之堤。
90余人的村干部队伍,也在这一刻聚沙成塔,拧成一股不可撼动的生力军,成为每个灾害点冲得上、打得赢的第一梯队力量。在他们身后还有400余人的骨干群众队伍,组成抗灾救灾的“防波提”“围护栏”。张家庄村的段进忠,在中心村断电断信号的第一时间里,就把7名村干部召集到一起,下了“死命令”:24小时在水毁路段值守,不准出现一例溺水或车辆损毁事故;石家河村村干部卢俊富,耐心说服村民,舍小家顾大家,主动杀伐树木,献出承包地,拓宽了环山路,打通了新的干线交通……
捷报频传,8月12日中午12:00,所有村庄临时道路全部修通;下午7:00,移动、联通、电信信号全部恢复;13日下午7:00,干线输电线路全部修通并通电,大部分户晚上能够用上电……
将近两天两夜,难捱的40个小时,水电路信皆中断的“孤岛”生活,带给受灾群众的惊恐、伤心和忧虑,在全区党员干部的迅速反应、从容应对、无私奉献中烟消云散。当一位位在外地工作的游子们牵挂着家乡,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家中的亲人一切都好;或开着车子赶回家来,看到家园安然无恙,都禁不住为这个英雄的群体点赞!信号中断时,一位村民专门跑到外乡镇发给亲友告慰的图片和短信:初秋闯来利奇马,挟风卷雨逞王霸。弥水也作黄河吼,浊浪排空续天涯。水电路信皆中断,紧急应对如斩麻。寄语亲友莫挂念,幸有政府护咱家。他说出了全区父老乡亲想说的话。
逆风而行 你的背影最美丽
有一种担当叫逆风而行。特殊时期,总有一些特殊材料做成的人,为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做出非同凡响的感人事迹。
“利奇马”台风雨肆虐的夜晚,在黑峪子新村,暴雨如注,河水倒灌,而上游的水库早已漫坝,随时都会发生溃坝的危险。危急时刻,是考虑自身安全赶紧坐车离开,还是优先考虑群众安危,紧急组织撤离,把危险留给自己?面对这样的选择,石家河生态经济区的5名干部职工毫不犹豫地择了后者。
8月10日晚,夜色如墨,大雨滂沱,石家河生态经济区党工委书记刘洪科,副书记、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鞠光明,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陈涛等4人乘坐一辆消防车,依次排查了沈洪、柳子、石家河等村的5座水库塘坝险情后,又来到离鹿皋村2.5公里的黑峪子水库。面对水库涨满、洪水漫坝的危情,刘洪科等5人当机立断,趟水过河,冒雨赶到在沟底河道边居住的黑峪子新村。先把离石河最近的两户村民和一位外地养蜂人唤醒,用消防车送到村委办公室。在洪水急剧上涨,浮上石河两岸,并向最矮的几家倒灌的情况下,他们挨家挨户地敲门、喊人,安排两户有三轮车的村民拉着家人撤离,又派消防车拉走了第二批10名村民。此时,咆哮的山洪与刷刷的雨声交织到一起,发出骇人的声音,路面的洪水也已经没过他们的膝盖。靠车转运已经来不及,他们决定由熟悉地形的村干部带路,招呼剩下的6名村民,紧随他们身后,步行转移。一行人穿过茂密的树林和灌木丛,步行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在凌晨一点半走出了黑峪子沟。就在此时,从黑峪子、孔家山两条沟壑泄下的山洪已经漫河改道,在山口形成一片汪洋。村民感激地说:“不是区干部早把我们领出来,我们早就被洪水卷到弥河里去了!”而刘洪科等人来不及歇一歇,更来不及换衣服,又迅速投入到更加艰巨危险的抗洪救灾第一线上。
11日凌晨3点,后沟村东的山口突然洪水暴涨,水流冲击着石块发出轰隆隆的巨大声响。到4:30,山洪达到最高峰,湍急浑浊的山洪,裹挟着大量泥石流,冲毁石坝,漫过果园,一下涌入正冲山口的十几户人家的宅院,其中11户人家的院内水深瞬间到达一米以上,村民来不及走出家门,全部爬到了屋厦或偏房平屋顶上,等待救援。
在生死系于一线的危机关头,一夜巡查雨情没有合眼的后沟建制村首席代表、共产党员齐恩相,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是共产党员,必须尽全力保护村民,尽量减少灾害损失。他喊来村民齐新涛,让他开着自家的装载机,来到水淹的住户宅院前,一边召集村中的4名党员及部分群众,挨家挨户,查询有无人员落水;一边用装载机铲车把躲在屋顶和厦子上的村民往村南高地上转移。巷子里水深浪急,不能过人,齐恩相让齐新涛用装载机挑起一根大梁横在水流之上,然后在南端的大树上拴上粗绳,再让村民拽着绳子沿着大梁往南爬,一个,两个,三个……用了3个小时,终于把躲到屋顶上的20余名老人、妇女和儿童全部转移到了村南端的安全地带。
而险情仍未排除,三块重达三四十吨的巨石挡住了原来的水道,滚滚洪水冲刷着村民的房屋和巷道,两条巷道冲出深沟,又抽到了房屋下面,地基陷落,洪水翻卷着冲进屋内,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只有引洪改道,才能根绝危险。齐恩相与四名村民翻山越岭,一路向北寻找联通信号,走了七八里山路,终于在距离社区一千多米的柳子河口,与社区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上报了灾情,又联系到九山镇的一家挖掘机,赶到后沟村改道泄洪。直到13日下午,整整三天的时间里,齐恩相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热乎饭,二十四小时盯守在现场,调度人员和机械紧张作业。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祥高峪村传出了党员父子齐上阵,抗洪救灾、救助群众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石家河生态经济区祥高峪村的党支部书记高兴科和他的儿子高鑫。
8月10日夜间至次日凌晨,连续七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祥高峪村暴雨如注,电力、信号同时中断。高兴科不顾家人的劝阻,在凌晨一点钟就喊上同是共产党员的儿子高鑫,毅然走出家门,打着手电,串街进巷,察看雨情。而他已是64岁的老年人,前些日子刚做完手术,正在恢复期。
凌晨四点多钟,山洪爆发,村子东面的谷口汇聚而来的洪水裹挟着树木和石块,堵塞了三孔桥眼,致使水位瞬间上涨,涌进三条巷子,涌进部分村民的院落,有五家村民的屋内进水一米多深。连续查水患的高兴科已十分劳累,高鑫劝他回家休息,他断然拒绝:“村民家里都进水了,灾难随时发生,我怎么能只顾自己?”依然硬撑着疲惫的身子,走进每一户受灾群众的家中,耐心说服动员,紧急疏散转移。期间,家中遭水淹的村民王刚背着身体残疾的妻子,拖着年迈的母亲,向院外转移。王刚因病刚做了手术,体力不支,在巷内不幸落入洪水冲出的深沟内,眼看儿子媳妇落入水中,被冲出了三四米远,王刚的母亲急得大喊救命,不远处正在帮助转移村民的高鑫,闻声赶来,一把抓住了王刚的一只胳臂,奋力把夫妻二人拖出了水,先把王刚的妻子背到安全的地方,又回转身,在党员李法勤的帮助下,把王刚和她的母亲接进临街的住户里。王刚的父亲王成远拉住前来探望他的区干部的手说:“感谢党和政府惦记着我们!我这辈子永远也不会忘记村干部和好心群众对俺的搭救!”
时家庄村支部书记张兆刚,冒雨组织全村党员转移群众100多人。接通区抗灾救灾指挥部的第一个电话,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请组织放心,这里有我们!”扶危济困的紧急关头,这句话力重千钧,是承诺,是担当,更意味着一种义无反顾的奉献和牺牲。它是全区党员干部抗灾救灾最坚定的信心,也是最诚挚的承诺。
重建家园 新生活就此启程
坚定信心,快速行动,开展灾后重建,是摆在党委政府一班人面前的第一要务。
服务中心主任鞠光明拿出一份该区14日制定的《抗灾救灾工作实施方案》介绍说,目前全区恢复重建工作已严格按照方案规定,逐项实施,逐项落实。
首先是道路、桥梁及水利设施大排查。针对这次水毁路段多为洪水横穿路面引起的路面掏空,各社区安排专人做全面细致的排查,重点查暗洞、查陷落、查断裂,不放过一个可疑点。截止16日上午,已对排查出的6处存在隐患的水利设施进行了整改,或下挖了引洪道,或加固了坝体,或腾空了库容,并迅速组织水利技术人员进行了检查验收。
其次是全面铺开交通、水利设施的恢复重建。鞠光明介绍说:“我们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次序,分两段进行,小桥、涵洞、塘坝等损毁较轻的,10月底完成;大中桥和损毁严重的道路,于明年5月底前完成。这期间还要充分保障群众生活、卫生防疫、农业生产、环境整治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任务重,投入大,困难多。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会义无反顾抓落实,一心一意抓民生,绝不向灵山秀水、康养小镇赊账欠账!”
正在石家河村指挥机械修筑防护堤的党工委副书记王宗波告诉我们,为进一步调动党员干部参与恢复重建的积极性,全区组织了12支党员先锋队,向每一个先锋队授了红旗。现在这12支先锋队已分散到各受灾村,按照工作分工和要求开展工作。一是向每家每户发放生产技术明白纸,指导群众开展农作物生产、畜禽养殖等管理,确保全年的好收成。二是组成了60名机关干部和医务人员参加的防疫专业队,到每个村,每个居民点,发放消毒剂,指导疫病防治。三是全面推开人居环境整治。因道路冲毁,大量垃圾无法外运,时间长了会污染环境,传播疾病。现在有220多人的专业队伍,活跃在各社区村,统一清扫、外运垃圾,集中清理洪水造成的淤泥、砾石,并进行绿化带修剪等。总之,要责任人落实到岗到人,各人扫好门前雪,还要整体推进无死角。
在柳子村的香满山苹果专业合作社,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果农正推着满筐的苹果到合作社出售。合作社经理郭忠良告诉我们:“合作社每天收购果品5000多斤,济南、东营及本县的经销商都纷纷前来订购。”
台风过境,洪水退去,弥河又恢复了原来的清澈和温柔。然而那场惊涛骇浪,给人们的伤害不会轻易退去。
采访中,群众在向我们叙述洪涝灾害时,都提到了今年上半年的“温比亚”台风灾后重建,都无一例外地庆幸道:“没有今年的弥河河道疏浚治理,这次‘利奇马’将是灭顶之灾!”
站在河岸看水的鹿皋村民老张,指着深深的河床,安然无恙的坝体护坡说:这场水比1963年的那场水大多了!那次发水,俺村一片汪洋,大半个庄子的房屋都泡塌了!要是不清理河道,不筑坝护坡,肯定也是一个样子!没治理的时候,河道里全堆满了石头山,还有深水湾,俺庄这三里多路的河段,就淹死过3个人了!”
负责防汛抗洪工作的陈涛介绍说,今年上半年,仅石家河流域,用于防洪治理工程的资金就达1.3亿元,疏浚河道21公里,清淤方量达171万方,格宾石笼护坡7080米,筑坝4000余米。四月份,我们开展了为期10天的河道集中清理行动,累计杀伐树木60000株。其中大崮东到小山东的3公里河道上,就杀伐树木40000株。
当笔者问到,进行清理行动时,村民都支持吗?陈涛笑了笑:“觉悟真不一样。有的积极支持,有的百般拖延,就为了多要点补偿款。反正让我们费了好多的口舌。这次大洪水,也让我们十分后怕,如果不是未雨绸缪,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有个成语叫“曲突徙薪”,就是警示人们预防危险,要有预见,早处置,不吃后悔药。而中医治病也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弥河是我们临朐人的母亲河,善待弥河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在我们赞叹抗洪精神的同时,我们更不能忽略地方党委政府为守护青山绿水,为建设弥河生态,所做的默默付出和奉献。而昔日弥河失于治理造成洪水泛滥的悲剧,和今日弥河得以科学治理惠及众生的福报,但愿都能唤醒更多群众支持水源地保护、支持生态建设的自觉意识,并转化为积极的行动,以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新境界,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