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时代提倡官员奉守忠孝节廉。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很简单的讲述人的仁孝和行为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原文翻译为:作为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冒犯上级长辈的,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上级长辈的人,而喜欢造反的人更是没有。君子专心致力于推广仁孝这些根本,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友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诸葛亮看到魏延不孝顺父母,于是断定他会造反。)
孝廉和官员选拔有何关系?其实答案就在这里,在运用"举孝廉"的几代王朝中,均是以儒家思想治国。而孔孟之道认为天下稳定的关键在于仁,是有仁政一说;而仁的关键则是在孝弟。至于"廉"那又是另外一个方面的考虑了。不过历史上出门的孝子出生都很贫寒而不忘孝顺父母、顺从兄长,那么自然也会廉洁,所以孝跟廉似乎是一种看似必然联系。
新中国历史上,划分成分也有和"举孝廉"有异曲同工之处。基本上,孔子这番话除了告示为人孝顺才能家庭和睦之外就并无他了,毕竟当今社会讲求平等,谈不上造反治国这些东西。但从另外一个层次上还是很有启示的。
在仁孝和道立之间有种原始的人性逻辑关系,即从孝顺与否看一个是否有"抗争意识",从"抗争意识"说到是否会造反。那么结合一个实际的想法,如果你的公司要招几个人,你是愿意选择孝顺父母的还是不孝子呢?
于是看来"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即是说"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完全可以用在看人上。诸如能出卖别人的朋友,也肯定能出卖你;不孝顺长辈,不服从命令的下属基本也没有培养前途等等。当然这里的"服从"并非"盲从"之意。
举孝廉:
两汉王朝总共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汉代统治者认真总结秦朝迅速覆灭的历史教训,虽然在政治体制上沿袭秦朝,但在文化政策上有较大调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学发展的措施;加之国力增强,社会进步,汉代文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无论是作家的文学素养,还是文学作品的数量和种类、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平都很值得注意。汉代文学在价值取向、审美风尚、文体样式等诸多方面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汉代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许多机遇。西汉朝廷诏举贤良方正,州郡举孝廉、秀才,东汉又增加敦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等科目,广泛搜罗人才。
两汉选拔人才注重学问品行,也不排斥对有文学创作才能者的录用,许多作家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主要并不是他们经通行修,而是在于他们的文才。尽管以文才录士在两汉用人制度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而仅是一种补充手段,但它对两汉作家群体的生成却起到了推动作用。汉代不仅中央朝廷、诸侯王,甚至有些身居要职的外戚都以文才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