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搜索
查看: 1575|回复: 0

金庸天龙八部序言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4万

回帖

30万

积分

大学四年级

wfits币
42020 个
注册时间
2009-11-29
UID
35205

宣传大使勋章

发表于 2012-3-31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天龙八部”,指的是佛经里面的八种神道鬼怪。“八部”便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非人”实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和“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

我写的这部“天龙八部”,也是一部关于武侠题材的小说,同样是没有那种玄幻式的神鬼野怪,姑且作为一样个人爱好写来。
当然,首先要说明的是,我写这部天龙八部,与武侠大师金庸先生所写的经典名著天龙八部,并无丝毫关联,也更不存在一切类似于山风水月的影射,所以不必于比较之说。那样既让人感觉到一种惶恐,又让人心中衍生两种困惑。为什么会有两种困惑呢?我认为是,一有不自量力,二有借刀杀人。

但不论如何,写武侠小说的热情由来已久了。

我不记得所接触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是谁写的,淡忘可能不是原因,但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一种武功,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武功。

那是很久以前,有一次在课堂上偷看武侠小说,那种兴奋而又新奇的偷着乐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身临其境的体会,但我绝对记忆犹新。

过程是:一个戴近视眼镜的数学老师在讲台上热火朝天的讲课,而我就坐在堂下冷火楸烟的偷看武侠小说。结果被老师发现了,发现的原因说是因为翻书页的声音暴露了我。

我当时呆得无话可说,瞪着眼有欲哭无泪的那种感觉。翻书页的声音竟然能够惊动老师,难道翻武侠小说书页和翻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课本书页所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两样?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为什么,最后推测了一下,估计可能有两种原因:
一是,老师练就了超强的听力,也就是武侠小说里描述的“耳听八方”,他用听攻听出了我翻书页时的刀风剑雨。但据我细心的观察,老师应该还没有练到那种超强的火候;二是,可能是我翻书页的手法还没有学得更好。润物应无声,手感不温柔,动作不到“味”,少了众多“偷看门”高手的那种熟能生巧。

不管是什么原因,老师既然当堂发现了,面对这多同学,特别是面对女同学,咱绝不能表现得很孬种。于是我挺起胸膛去面对,心里鼓励自己说:“要杀要刮,随你的便,一板凳下来,也不过‘咔嚓’一声,十八年后,老子还是一条好汉!”

老师当然没有砍我杀我剐我,就是连江湖上最厉害的“吹气杀”“眼光杀”等等玄门神功都没有用一下。那一刻,我才发现我原来不但不是英雄,而且连狗熊都不是,简直就是一条虫。谁也不知道老师做了什么,只有我最清楚。

其实老师当时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很自然很亲切的摘下近视眼镜,就象根本没有看见我还没有来得及塞入抽屉里的武侠小说,一边很随便的用手指摩擦着光滑的镜片,一边用一种微笑得很诡异的表情说:“嗯,挺认真的,是个好孩子。不过看书一定要姿势端正,否则容易形成近视眼,就象老师我,摘下眼镜就一个睁眼瞎,什么也看不见。”他说完话,真的什么也没有看见,回到讲台,继续讲课。

我只觉头痛了起来,欲哭无泪,狠狠的揪了一把鼻涕在裤子上一抹,说:“老子再也不当英雄了,英雄不是挺出来的。”那么英雄是怎么来的呢?也许各人有各人的修炼,方法不同,境界也不同。

所以很多年后,我一直认为,有些事情,并不是非要用看,只有用心,才能可以感觉到它的透彻。这也许就是修行佛法的人所认为的一种“心明”的境界吧?只有“心明”,才可以“御物于无形”,这宛如就是一种最上乘的武学,也由此让我初步形成了本书中最强大的一门武功——飞天神功。

武侠小说相对于其他所谓天花乱坠的各类小说而言,比如玄幻小说的夸大其辞,比如修仙小说的扭曲仙孽,又比如爱情小说的刻意纠结等等,在某一方面来说,武侠是更形象于生活的一种精神寓意。

我曾听到很多朋友们说,他们其实喜欢武侠,不光在于武侠更能够贴近现实感受,而且更在于,在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大精神,那就是武之于侠以仗义。

——武者大勇,侠之仁道。

所以佛也说勇,修行中的勇,常伴有大牺牲,大奉献。勇者行之道,修成正果,则精逸集于一身,谓勇者见仁。

古云为仁者,则安天下。是为武侠,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绵延不衰的一种大精神大奉献。

由此可见,佛法修行,绝不同于一般宗教信仰,它以大智慧,教会诸人。

这篇天龙八部,写的是关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大宋帝国之后的一些人物故事。书中有些史事人物固有其所在,但就以小说属性而言,便难免是有它的失实因素,故只可作为野史传闻,而不可就历史记事相提并论。
我的app签名,你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投诉举报|客服微信号:ppm0536|今潍网-潍坊论坛 ( 鲁ICP备14032312号 )

GMT+8, 2025-2-6 00:58 , Processed in 0.08172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