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搜索
查看: 323|回复: 0

这些场合请不要批评孩子

[复制链接]

27

主题

5

回帖

97

积分

学前班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5-1-3
UID
105662
QQ
发表于 2015-1-27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难免不犯错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批评不可或缺,非但如此,批评更是一门艺术和智慧。怎样批评才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又不伤到孩子呢?回溯古人留下的育子“七不责”的教育经验与智慧,潍坊瀚晨教育认为今天依旧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当众不责
  孩子越小,心理上越需要家长保护。所以,在孩子犯错时,家长应尊重其感受与人格,尽量避免在他人面前训斥孩子,也不要将孩子的糗事当笑料,反复说给别人听。常让孩子出丑,不仅会伤了孩子的自尊,更会使其不以为耻,习以为常,在无形中强化其错误行为。
  此外,“对众不责”并非姑息纵容,如果是原则性错误,比如打小朋友、无故发脾气等,家长应马上制止,并严肃但不严厉地告知这种行为不可容忍,并马上将孩子带到安静的地方,及时帮他分清是非曲直。
  悲忧不责
  父母站在孩子身边,他会感到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支持。通过哭泣排除烦恼后,就可以精神焕发地面对生活。如果家长加以责备,孩子会觉得“雪上加霜”,陷入情绪低谷,变得自卑。家长要理解孩子对哭的需要。如孩子摔倒哭泣,只需搂着他,听他哭。等他哭够了,重新感到安全和自信时对他说,“你刚才摔倒的地方有水”就足够了。孩子也能自信地回答:“下次我会小心一点。放心吧!”
  饮食不责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一日三餐,尤其是晚餐,成了一家人碰面的难得的机会。看到或突然想起孩子有什么问题,便“抓紧时间”教育。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导致脾胃虚弱,而且边吃边哭容易将食物误吸入气管里,引起呛咳。
  所以,父母要把餐桌营造成交流感情的乐园,让孩子回忆一天中愉快的经历,享受互相陪伴的乐趣。如果孩子犯错误,家长有话要说,可在饭后找时间,慢慢教育引导。
  疾病不责
  生病是孩子最脆弱的时候,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若此时责骂他,哪怕是出于心疼,都会让他更悲伤,影响康复。
  所以,不管陪孩子看病时多着急,家长都要给孩子最大的包容和关爱,不可因小事责备孩子。此时,家长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实施“感同身受”教育,可以强化孩子的健康观念:“生病了就不能吃好吃的,不能玩玩具,不能出去跟好朋友玩,你看弟弟,他没有生病,玩得多开心。所以,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让自己少生病。”
  愧悔不责
  孩子心智发育尚不成熟,难免头脑一热做错事。他们此时已经很内疚了,也会主动道歉,可家长如果不依不饶,继续批评训斥,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一种道不道歉都要挨骂的体验,可能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聪明的家长会及时表扬孩子知错就改,同时也简单地强调类似的错误不可再犯。这样会消除孩子的内疚感,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态度更加积极乐观。
  欢庆不责
  批评是一种负强化法,批评的时机不对,只能是“家长出了气、孩子不服气”,起不到效果。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成败体验,在其获得成绩时予以表扬。即使孩子此时犯了错,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就不要扫兴。不妨轻描淡写地提醒一下,或者装作无意地把孩子拉过来,中止错误行为。
  暮夜不责
  睡前责备孩子,不仅会让孩子的心理处于压抑和紧张状态,难以入睡,影响其体力与脑力的恢复,而且还会因睡眠不足而影响生长发育。因为生长激素在入睡约2小时后分泌达到峰值,几乎占到一天分泌量的一半。此外,孩子精力有限,虽想睡觉,但慑于家长的威严,也会说“听见了”,其实“左耳进,右耳出”,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如果孩子晚上犯错,家长不妨点到为止:严肃地跟孩子说明错误的原因、性质等,并告知“今天太晚了,先睡觉,睡前不妨自己反思一下”,切莫唠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投诉举报|客服微信号:ppm0536|今潍网-潍坊论坛 ( 鲁ICP备14032312号 )

GMT+8, 2025-2-2 06:51 , Processed in 0.09271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