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搜索
查看: 646|回复: 1

探究┃你知道“杞人忧天”其实发生在潍坊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

回帖

2万

积分

高三

wfits币
8718 个
注册时间
2016-2-24
UID
115842
QQ
发表于 2016-4-14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
“杞人忧天”语出《列子•天瑞》。说的是杞国有个人,担忧天塌下来、地陷下去,自己无处存身,于是就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后用以比喻不必要的忧虑。这是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但是你知道“杞人忧天”其实跟潍坊有很大的关系吗?


故事还要从这个“杞人”说起。这个成语典故中的“杞人”实际上是指杞国人,而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由华夏族所建立,国祚延绵1500多年,国君为姒(sì)姓,大禹的直系后裔。



据史书中记载,杞国是个小国,在《史记》的《陈杞世家》中有记载陈国、杞国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270多字,而且还特别说到:杞国微小,其事迹不值得记载。像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会被迫屡次迁徙。


杞国虽小,但也有其重要意义,那就是杞国人是夏朝王室的后裔,存有夏礼,与越国公族同出一脉。相传周武王灭亡商朝后,寻找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东楼公,便将他封到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夏朝君主的祭祀。从杞东楼公到杞谋娶公,《史记》记载共传四世,其间年份不详。但就是在杞谋娶公时,将杞国从杞县一带迁到山东。



据记载,杞国最初建在今河南杞县一带,但在当时,杞国曾先后受到宋国、淮夷、徐国等势力的攻打,无法在河南地区立足,只得暂到山东滕县附近的邾国避难,而后迁徙到新泰一带。由于周边局势仍然紧张,杞国被迫继续东迁。公元前646年,杞国迁到缘陵,也就是到了咱们昌乐。公元前544年,杞国又迁至坊子、安丘一带。


而“杞人忧天”一词中提到的杞国之人,就是指在公元前646年到公元前544年间,在潍坊市昌乐县营丘镇营丘村一带时的故事。“杞人忧天”的故事源自于《列子·天瑞》。该成语虽说往往用来形容庸人自扰的无谓担忧,但也有人认为,这和杞国多经磨难而造成的国人忧患意识有关。



特别是近年来,有专家对杞国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对“杞人忧天”的内涵提出新的见解,使延续几千年的成语,有了新的含意。杞自商汤封建以来“或封或绝”,极不稳固。后又因宋、郑等列强所逼,举国由河南跋涉千里迁徙至此。杞国与鲁国为邻,杞国不断遭受鲁国的欺辱。杞鲁交往中,鲁蛮横跋扈,使杞的精神受到极大创伤。春秋前期,齐、晋先后成为诸侯霸主,杞竭力追随巴结,甚至用联姻得到庇护。在诸侯争战,弱肉强食,互相攻伐中,杞又时常受到强国欺凌。先后被宋、郑、莒、鲁等国胁迫,受宋、莒、淮夷、鲁等国多次攻伐,土地被他国侵夺。杞长期在诸侯国互相争斗会盟夹缝中生存,还要无可奈何地为他们的争斗去“捧场”应付。杞国生存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国祚几绝,被迫迁徙。天地虽大,却没有杞人安居之地,这正是杞人忧天地崩堕身无所寄而寝食不安的历史背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杞人忧天”的故事产生了。也只有在弱肉强食的形势下,杞人才有危机感,才产生了忧患意识。这种忧患,蕴含着强烈的求生的欲望,也许正是这个“弹丸之国”,千年不息的秘诀之所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作为对“杞人忧天”的深层次理解。“忧天”是杞人对国家、对民族前途的忧患,是爱国爱民的情操体现,更是古代杞人留给今天人们的宝贵思想财富。



2013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后,榜上有名的“杞国故城”惊现于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让世人为之瞩目。据以往资料和第三次文物普查实地考察证实,杞国故城东西长约1600米,南北宽约1500米,面积接近280万平方米,是目前坊子区所发现的最大的文物遗址。杞国故城遗址由六大部分组成,分别是杞国故城城墙、皇城顶遗址、周家庄子遗址、周家庄子墓地、石佛寺遗址和九女冢。其中在坊子区黄旗堡街道杞城村西约200米处有一个面积约300亩的高台地,当地相传为杞国皇城所在地。



据坊子区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出土的文物为战国至汉代的,大致有筒瓦、瓦当、陶罐、陶盆、陶瓮、铁镢、青铜剑及砚石等。


想知道更多关于潍坊那些你没听过的故事吗?想知道自己究竟对潍坊有多了解吗?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或者识别下图中的二维码就可以参加潍坊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与山东潍坊联合出品的“一战到底”答题啦!快去跟朋友比一下谁对潍坊更了解吧!




猜你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4

主题

7454

回帖

3万

积分

大学二年级

wfits币
4868 个
注册时间
2014-2-12
UID
96248
发表于 2016-4-14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说,肯定是河南,杞国必是河南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投诉举报|客服微信号:ppm0536|今潍网-潍坊论坛 ( 鲁ICP备14032312号 )

GMT+8, 2025-2-7 01:52 , Processed in 0.09433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