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1儿童节,在儿童节小编想到更多的是,如何提高儿童乘坐安全保障,因为儿童安全已经是社会关心的重点问题了。因此,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说一下这事。 1、抱着小孩坐车就是保护? 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坐哪里都不如在自己怀里有安全感。其实这样的“安全感”只是大人们单方面认为,可现实却不是这样。当汽车急刹车或是发生碰撞时,人在极端时间内很难再将孩子抱紧,这时孩子就极为容易成为成年人的“人肉气囊”,这样错误的做法也有很多实验可以证明。因此,家长们还是给孩子买一个安全座椅吧。 2、儿童座椅安装需要注意什么? 在很多欧美国家,安全座椅将陪伴孩子一直到12岁前后,然而在我国,很多孩子上学以后甚至会走路以后就不再使用安全座椅了。儿童座椅分别有四个阶段:婴儿型(出生到18个月)、幼儿型(大约9个月到4周岁)、儿童型(大约4-12周岁)。要注意的是,婴儿型的时候,婴儿承受负荷力能力低,安装时采取反向有助于保护婴儿头部;其他阶段均采用正面固定方式。 3、孩子在车内饿了就吃东西好吗? 很多家长听到孩子在车内哭,以为饿了就喂奶之类,其实行车中吃喝还容易被呛到。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很不稳定(刹车、变道等),如果小孩进食被呛到,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因此进食一定要将车辆停稳后进行。 4、安全锁是一把双刃剑 大部分小车都会配备安全锁,这个锁止机构可以保证车门从车内无法打开,只有从外面才能打开车门,当儿童乘车时建议家长使用该装置,防止孩子乱动误碰了车门发生危险。不过,也有很多“悲剧”由安全锁引起。比如大意的家长将孩子锁在车内,结果.... 5、停车后家长先下车观察路况 作为家长,停车后应当自己先下车,观察车外道路情况,并且尽量从右侧抱出孩子。千万注意的是,停车后不要让孩子单独离开车辆,因为孩子下车后总爱乱跑,如果跑到车道上就危险了;另外,我们要不断灌输给孩子一个意识,优先选择右侧下车。 6、小孩尽量不要坐前排 随着孩子的身高和体重不断增加,甚至长到不用儿童座椅的程度,这种情况很多家长就随意让孩子坐在前排位置,其实小编还是建议小孩坐在后排。小孩虽然长“结实”了,其实他们的骨骼,特别是腰椎、颈部等部分依然很脆弱。发生紧急碰撞时,弹出的气囊对孩子更容易造成伤害。 7、孩子总喜欢探头到天窗外 大伙买车都喜欢选有天窗的,最好是全景天窗,逼格高啊。每逢带着孩子自驾出游,熊小孩总是喜欢探头到天窗外耍吹吹风,有时甚至半个身都探到车外面。家长一般觉得车速不快没啥大碍,孩子高兴就行了,最后也成了习惯。在2013年就发生一件悲惨的事故,四川一车主,当时他跟朋友在车内聊天时,女儿被天窗夹住,后抢救无效死亡。据说小孩平时就喜欢玩天窗开关,也把头伸出去,成了习惯大人也不太留意,结果就出事故了。 8、教育与以身作则最重要 小编认为,孩子很多习惯的形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受到家长的影响。如果我们平时耐心教育小孩,应该做什么而不应该做什么,这些“教训”很容易在小孩潜意识内扎根。对于各位家长来说,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的安全高于一切,然而生活中很多的细节家长们又在亲手埋下隐患。关于儿童的乘车安全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及,家长们还是注意万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