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搜索
查看: 3196|回复: 0

“荞麦面”和“乌龙面”的差别?

[复制链接]

41

主题

21

回帖

153

积分

小学一年级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6-11-1
UID
121203
发表于 2016-12-16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去旅行除了领略当地的风俗文化和美丽的景观外,品尝当地美食也是我们去旅游游玩的另一个目的。(Ps:反正小编我每次出去旅游都是奔着美食去的。。。。。= ̄ω ̄=)咳咳。。。言归正传。
今天我们就来说下日本料理中的“荞麦面”和“乌龙面”
两者皆为日本诞生的料理,对日本人而言是非常耳熟能祥的面食料理,但是对外国人来说也许还是不太晓得两者的差异在哪。
就让我们来介绍,无论味道和吃法差别很大的两种面食及其特色。
所谓的日本料理的代表“荞麦面”
图片3.png
无论季节都可能会出现在日本餐桌上的荞麦面”,在谈“和食”可说是一道不可或缺料理。近年特别是由于其有助于健康瘦身,或是恢复疲劳等效果备受瞩目。
图片4.png
“荞麦面”的营养非常丰富,也常出现在一流日本料理店的菜单内,但是其实他的做法非常简单。就是荞麦粉(荞麦果实磨成细粉)加水和一些小麦粉做成面团杆平,大约间隔1mm〜2mm切成细条状面就完成了。做好面条后再用热水川烫,沾冰冰凉凉的酱汁就可以享用了,或是淋上热汤享用也可以,依照季节或是个人的喜好有各种吃法。
图片5.png
搭被荞麦面一起享用的酱汁日文叫做そばつゆ(荞麦日式酱油)”或“そば汁(荞麦汤)”,是由昆布和柴鱼片萃取出来的高汤,酱油和味醂等调味料调制出来的,口味相当丰富。
超越世代人们都爱的“乌龙面”
图片6.png
和荞麦面一样,自古以来日本人也很爱吃乌龙面”,乌龙面的特色就是面条的颜色纯白且带有光泽。“乌龙面”是将小麦粉加上一些盐水揉出来的面团,在接成细长条状,最后用热水川烫就可以完成了,据说对消化很好相当闻名。
图片7.png
乌龙面由于是粗面条比荞麦面更带有嚼劲,可以沾冰冰凉凉的日式酱油吃,或是淋上热汤享用。汤堂的口味和浓度每个地区都会有所不同,有机会一定要到日本各地享用看看不同的地方唷!
香川县讃岐乌龙面的特色就是面条非常有弹牙,甚至还有人为了吃讃岐乌龙面而特地前往香川呢。
种类丰富! 从原始的“竹篮荞麦”到个性派的“咖哩乌龙面”都可以试试
图片8.png
图片9.png
在荞麦或是乌龙面店,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面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将面条放在竹篮上,另外一个容器内有放日式酱油,沾酱吃的竹篮荞麦or乌龙面”,以及将面条放入碗公内淋上热汤的“荞麦汤面or乌龙汤面”这两种。
图片10.png
其他像是加了蛋酥(日语:扬げ玉,指的是炸面粉团)的“狸猫荞麦or乌龙面 (たぬきそばorうどん)”,加入用酱油和砂糖调味出来的炸豆皮(日语:油扬げ)的“狐狸荞麦or乌龙面(きつねそばorうどん)”,加入蔬菜或海鲜天妇罗“天妇罗荞麦or乌龙面”等等,种类非常多。
图片11.png
甚至还有令人意外觉得味道相当合的人气咖哩荞麦or乌龙面”,或是夏天大家喜欢吃的清爽山药泥口味的“山药泥荞麦or乌龙面”,加了从山上摘采的植物一起享用的“山菜荞麦or乌龙面”,以及将川烫过的面条和生鸡蛋或酱油搅拌享用的“釜玉荞麦or乌龙面”等等。所以即使是一样的面条,但是只要改变他的配料,口味就会有很多种。
寒冬就想来一碗热腾腾的汤面。(温)荞麦和乌龙面的吃法
图片12.png
在享用热腾腾的荞麦面或是乌龙面时,将筷子夹起面条送入口中。还可以加一些香辛料(日文:药味),像是黑或白芝麻,葱,七味香辛料等,可以试着找找看自己喜欢的口味也还蛮有趣的。如果是想用天妇罗荞麦面或乌龙面时,可以先尝尝看酥脆的天妇罗口感之后,再泡浸汤汁里面吃吃看,美味会增添不少唷。
炎炎夏日来份冰冰凉凉的山药泥吧! (冷)荞麦或乌龙面的吃法
图片13.png
点冰冰凉凉的荞麦面或乌龙面十,首先要将香辛配料放入酱汁调味。放好葱或将等让酱汁增添口感的香辛料后,就可以拿起筷子夹面条,将面条丢进酱汁中,面条和酱汁搅拌后就可以开始享用了。但是也有饮食达人说,在日本沾酱时不宜一次浸泡太多,应该要一点一点沾才好吃。
如果你是吃荞麦面的话,日本也有一种饮食文化就是,将烫过荞麦面的热水荞麦汤”加进酱汁里面,在用完餐时享用。
吃荞麦面的注意事项! 荞麦过敏因素
图片14.png
虽然说“荞麦”好吃而且又对健康上很有帮助,但是依照个人体质,“荞麦”的原料成分有些人也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荞麦过敏指的就是,吃完后立即产生的口内疼痛或是肿胀等反应,如果不处置有可能会产生呕吐腹泻或是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症状。所以如果您是住在平常没有在吃荞麦面国家的人,如果吃起来有赶到任何不适时,应该要立刻喝大量的水减缓,或是将吃的荞麦面吐出来。


本文由壹世界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投诉举报|客服微信号:ppm0536|今潍网-潍坊论坛 ( 鲁ICP备14032312号 )

GMT+8, 2025-2-5 09:08 , Processed in 0.08827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