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哆来咪 于 2017-3-21 16:14 编辑
在我国,糖尿病已经成为了第二大慢性病,数据显示,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为36.1%,治疗率为33.4%,控制率为30.6%。 每10个患病人中,知晓自己患有糖尿病的竟不足4人!
你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吗? 1、年龄≥45岁; 2、超重与肥胖:(BMI≥24kg/m2); 3、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有2型糖尿病; 4、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mmol/L及甘油三脂(TG)≥1.70mmol/L); 5、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6、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7、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 8、有妊娠糖尿病史者; 9、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10、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11、工作生活压力大、久坐不动的人群; 12、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13、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人群、酗酒人群; 14、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15、高糖食物摄入过多者。
糖尿病死亡率高的吓人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数据显示,糖尿病死亡率大于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死亡率的总和,大约每6秒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死亡。
潍坊市市立医院内分泌科提醒您,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可以合并如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可以全身从头到脚,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由表及里如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足病(足部坏疽、截肢)、心脏、脑梗、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眼部病变(模糊不清、失明)等。
如何在家自测糖尿病? 一、随机血糖 即任何时间测得的血糖值,如>200mg/dl (11.1 mmol/L) ,证实有糖尿病。 二、空腹血糖 即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吃任何东西)测得的血糖值。 1、如>140mg/dl (7.0 mmol/L) ,且有糖尿病症状,证实有糖尿病; 2.、如在115~140mg/dl之间,应进一步检查; 3.、如<115mg/dl,只表示空腹血糖正常。 三、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1、如没有症状,但空腹血糖>140mg/dl,服葡萄糖2小时后血糖>200mg/dl,证实有糖尿病; 2、没有症状,而空腹白糖<140mg/dl,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200mg/dl,如餐后1小时或3小时血糖>200mg/dl,可诊断; 3、有症状,只要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中一个异常,可以诊断。
小贴士: 如果有糖尿病,要及早治疗,才能避免并发症的侵袭。平时人们也要注意饮食,现在患有糖尿病的人数激增,和人们的饮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如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
究竟怎么才能够预防呢? 饭后容易犯困? 有国外研究发现,饭后犯困可能与血糖水平过高、胰岛素分泌量较大有一定关系;意味着血糖控制能力较弱,将来发生糖尿病的危险也会增加。
如果是同样热量的一餐,特别是午餐应该这么吃,控制血糖、减轻困倦: 减少淀粉(主要来自米面等各种主食),增加蛋白质(鱼禽肉蛋奶),减少精米白面,改成一些全谷杂豆薯类。 在大部分家庭当中,精米白面是一年到头的主食,很少能想起来吃点杂粮豆薯替代白米饭白馒头白面包。 精白细软的主食,有容易消化的好处,但也有餐后血糖迅猛上升的坏处,非常不利于预防糖尿病。
吃得偏油腻?
如果你吃饭经常扫盘子,吃的量超过身体需要,就容易发生肥胖,更加容易招来糖尿病。 油脂本身并不升高血糖,但是白米饭加大量脂肪的吃法却会带来麻烦。 一则非常容易引起肥胖,二则降低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有测定发现,米饭加油脂的吃法,会让餐后血糖峰升高之后更难以下降。 很可惜,这正是「盖饭」之类快餐的主要吃法! 白米饭 + 高脂肪肉类,而且油盐过量的菜汤完全渗入米饭当中。
肌肉少、体能差、节食减肥过?
这些都与血糖控制能力有关。 肥胖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但“瘦”人并非就没有糖尿病的风险。 一个人的肌肉越薄弱,体能越差,体脂肪比例越高,肌肉容纳和消耗葡萄糖的能力越低下,那么身体控制血糖的能力就越低。 节食饥饿会消耗身体的肌肉组织,而体重反弹后,肌肉少了,同样重量下的体脂肪比例就会上升,而这也会影响到身体的血糖控制能力。
容易低血糖? 如果容易发生低血糖,人会感觉头晕、腿软、精力无法集中,甚至眼前发黑,晕倒在地。
低血糖的人一般都是体能较差、肌肉薄弱、代谢能力低下的人,肝脏和肌肉储备糖原的能力都不足,血糖控制能力差。 所以一旦身体发福,不仅比别人难减,还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怀孕了? 近年来,孕妇中的妊娠糖尿病比例一路走高,孕期控糖成为一个艰巨的任务。
准妈妈们原本肌肉薄弱、体能低下,如果孕期大吃大喝,体重上升过快,血糖控制能力下降。 孕期糖尿病生出巨大儿(>4 公斤),不仅给宝宝和妈妈带来巨大风险,而且让宝宝将来长大后比别人容易患上糖尿病,也让妈妈中年后的糖尿病风险上升几倍到十几倍。 女性在孕前一定要加强健身,改善饮食习惯,孕期也不能大吃大喝,要把体重控制好。
最后,还有多项研究表明: 睡眠时间过短,昼夜节奏混乱的人,容易出现血糖控制障碍,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人更大。 潍坊市市立医院http://www.wfshiliyy.com/提醒您,如果是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建议及时就医诊断! 健康热线:400-8752-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