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 wfits币
- 2 个
- 注册时间
- 2008-11-28
- UID
- 17124
|
本报新闻110消息“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就已经加入到了直销行列当中,而且我们一百七八十人都成了集团董事长小姨子的‘下线’。”昨天,从晨鸿集团离开的十多名员工向本报反映,晨鸿之所以第一个月发上千元的“福利”给员工,背后的目的是拉员工做直销而且成为“下线”。 昨天上午,从晨鸿辞职的刘女士、涂女士等十多人向记者出示了他们的“业务代表证”。他们告诉记者,在晨鸿集团为他们发保健品“福利”的时候,每个人交了100元的钱,买回了一堆介绍保健品的材料,还办了一张银行卡,有了这些,他们实际上就已经加入了这种保健品的“直销”行列。
这十多位从晨鸿离开的员工手中都有一份单据,这份单据的背面是一份“承诺书”,“承诺书”中写有“本人自愿成为XX保健品公司的销售人员”等字样。刘女士告诉记者,晨鸿集团的百余名员工都有这份单据。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单据中“你是通过何种方式认识XX保健品的?”一栏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孙姓女士名字。刘女士告诉记者,那位孙姓女士她认得,是晨鸿集团董事长李春良的小姨子。
记者昨天上午就此事采访了晨鸿集团董事长李春良先生。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原先不相信任何保健品,但自从接触到这种保健品后,身患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全部消失,身体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我认准的东西百分之百不会有事”,所以才让员工们也吃。
李春良先生表示,他知道员工们吃的这种保健品是直销,但由于效果好,他才下定决心引进这一产品。在操作这种保健品时,没有出现他的名字,都是以他妻子的名义去做的。他妻子接触了这种保健品后,又开始在她的亲友间推广,小姨子很快也加入了进来,成了他妻子的“下线”。
李先生说,集团共有180名员工吃了集团发的保健品,而这180人都记在了他小姨子的名下。由于李先生一次购买保健品数量比较多,所以他有权直接将员工当中的某些“业务代表”直接提为“业务主任”。现在180名吃该保健品的员工中,已经有130人获得了“业务主任”的级别。成为“业务主任”后,就可以正式从事该保健品的销售了,销售过程中,最多可获得30%回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