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烟成雨 于 2021-12-27 17:34 编辑
如果说信仰、信念、私欲、贪念都是一个个摆人生面前的砝码,如何选择,如何取舍,都考验着党员干部的党性与修养、胸怀与格局。在一次次是非对错的较量中,对党员干部来说,归根结底是如何做到让自己摆正心态、辨别是非,遏制私欲、平衡得失。 坚守正义,筑牢初心。声色犬马一时醉,青石案头十年毁。从无数违纪违法干部的轨迹来看,不难发现,只要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政治上就没有了定力,纪法底线就会失守,就容易在纸醉金迷中迷失方向、迷失自我。人生如天平,一边是初心,一边是使命;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一边是权力,一边是责任。初心易得,贵在坚守,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坚定信念宗旨,始终保持政治清醒,才能坚守住内心的公平正义,让自己人生的天平不失衡。 时时校正,常思己过。“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反观领导干部违法犯罪行径,都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多到少、由量到质的过程。我对于一个党员干部来说,也要“常洗脸”“照镜子”“正衣冠”,时时检视自身,时时修正小错,时时校准天平,不断从“镜鉴”中汲取修身律己的经验和力量,才能防止小错酿成大祸。 居安思危,接受监督。“图匮于丰,防俭于逸”。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好的预防针。缺少外部校准的天平,容易导致失衡,失去外部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任何单位、任何个人都没有特殊权力和特殊待遇,都要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政法干警如是,普通党员亦如此。党员干部应当主动接受民主监督、敢于接受组织监督、乐于接受群众监督、广泛接受舆论监督,让监督成为调整人生天平的砝码,以外部监督衡量自我、约束自我、要求自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身清廉扬正气,两袖清风担道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