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搜索
查看: 493|回复: 0

心灵感悟四则

[复制链接]

697

主题

342

回帖

1万

积分

高一

wfits币
436 个
注册时间
2011-9-2
UID
66296
发表于 2024-5-15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乐呵 于 2024-5-15 22:44 编辑

         
                                                                   

                                                              心灵感悟四则


                                                    一、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
      
       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与生产过程中,都有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那么先理论还是先实践呢?笔者认为先实践优于先理论,因为多数情况下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产生理论,如先理论后实践,因了缺少感性认识,往往形成“空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如先认识事物再讲授理论,两者会结合的更快,效果更佳,比如在医院里作一次肌肉注射,操作起来十分简单,先将药液吸入针管中,再消毒皮肤,然后迅速刺入肌肉完成注射,如先看其理论,那至少要有一页的文字叙述,既便看熟了也不一定会注射。实践证明,先有感性认识再联系理论会收到更快更好的效果,这当然不是忽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时是先有理论(或理想),而后才有实践的产生,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在多年的工作中,屡见有的人虽经系统的理论学习,但缺乏实践的锻炼,遇事爱搬条文,往往不如先有良好实践经验的同事工作得更好。应当看到,熟练地实践往往会更好地联系理论,并且会产生新的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 往复循环,日渐提高,两者只有紧密结合才行。

                                                   二、成绩是用心血与汗水浇灌出来的

        据称复旦大学四大“学霸”引发网络與论强烈关注,无论是他们“全方位无死角”的学业表现,还是成功到不可思议的“开挂人生,都令网民赞叹不已。是智商决定命运吗?“学霸”模式能被效仿吗?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理解“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有人表示,智商高、记忆力强,是成就“学霸”的先决条件。然而,“学霸”们却不认同这一说法,他们认为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神话”,如果说天才的话,那么天才也是需要拼命努力的。再聪明的人不努力,也是一事无成的。试想世上哪位科学家,不是由于经年累月痴迷于某项科研才出成果的呢?因此说,任何人(包括很聪明的人),做任何事都要以顽强的比拼精神,在困难面前选择顽强和坚持,战胜自我,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去创造成绩,除此之外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
      努力了不一定会出很大的成绩,但出了很大的成绩,一定是努力了。只要努力了用心做了,即便做不出很大成绩,就命也认了,心也甘了,无遗憾了,您说是吗?!


                                                   三、 享受【微成功】带来的乐趣


         仔细想想,我忙碌了这么多年,好像还是很平庸,没什么太大的成就,也没享受过太大的成功所带来的成就


感,不得不承认,我没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没有运筹帷幄的能力,治国平天下对我们来说很遥远,活到这个岁数了


也没什 么宏大的报负,没了书生意气,挥斥万道的豪气,充其量就是偶尔和别人空谈几句所谓的国家大事,发上几句议论,其实大部分人还是才智平平,或是没有好的机遇,所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平凡的,但是我们可以享受小成功的,小成功不如说是‘’微成功‘’。
        这个时代流行‘’微‘’字、微信、微博、微幸福,如此等等。我特别喜欢这个微字,觉得它小而可亲,近在咫尺,随手可得,它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它贴近我们每一个人。‘’微成功‘’就是小小的成功,就像随手捡拾地上的花瓣一样,只需弯弯腰就能捉住那缕芬芳。一个人即便再平凡,也能够时常体验到‘’微成功‘’的乐趣。
       比如 在工作中灵感突现,有了一个小创意,忍不住向同事们广而告之,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展示一番,大家听完,纷纷竖起大拇指夸奖自己,便会心情大块,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大事‘’,享受‘’微成功‘’带给自己的大喜悦。

   

        有时在家中自己接好电灯线,使灯管亮了起来,或家中按装电器时,自己把线路接好,电器顺利运转起来后会

  

有很大的成就感。有一次家中水龙头坏了,换水龙头时,怎么也拧不下旧的水龙头来,最后用小铁锤顺着松扣的


方向慢慢敲打着拧了下来,自己觉得这就很有成就感了。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人都可以经常创造‘’微成功‘’,享受‘’微成功‘’,这样我们就会享受到幸福和快乐。


                                                                                                            

                                                   四、 患者的痛就是医生的痛
  

         医生的职责是为病人诊病治病的,因此医生就一定要时时心里装着病人,处处为病人着想,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把病治好。医生一定要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才能做到一心想着病人,处处为着病人。医生要有同情心,怜悯心,才能关心病人,一心一意为病人。病人有时是十分可怜的,在这里举两个例子吧。
       这是我在工作中曾遇到过的两件很悲惨的事,一次是一位女青年作脱落细胞检查,当被确诊为癌症时,她的男朋友立刻紧紧抱住了她,许久许久没有说话,使我不敢再面对他(她)们。另一次是一位年轻母亲与她三岁左右的孩子来作骨髓检验,当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时,母亲紧紧抱住她面色苍白的孩子,长时间的亲吻着 ,恐怕她的爱子会离她而去,使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就只举这两例吧,多可怜又多可悲呀,在工作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真使人心碎,作为医生能不心动吗?又怎能不好好为病人服务呢?!      

       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是医生的职责,医生要体谅患者的痛苦,患者也要体谅医生的辛苦,只有用心换心,医患关系才能走向和谐。毕竟,医患双方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医学需要人文关怀,因为关乎人的健康和幸福的医学,从来就不是纯技术的学科,医学的伦理基础是为患者服务,离开这一点,离开人文关怀,医学的科学价值就会失去根基,失去价值,这是医生必须牢记的信条!

                                                                                                                                         
        



                  

   

                                                                                                   

           


      


     

                        

     


     

                          
           


      


     

                          


                                                                     
        



                  

   

                                                                                                   






     




     







     







潘理达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3348814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投诉举报|客服微信号:ppm0536|今潍网-潍坊论坛 ( 鲁ICP备14032312号 )

GMT+8, 2024-6-2 15:23 , Processed in 0.08840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