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论一:频繁洗车能使车漆变新 洗车不宜频繁,频繁洗车会加速漆面氧化。一般情况下,一周洗一次车最好。如果遭遇了灰尘、 泥泞、大雨等,车主应尽快洗车。而车辆长时间不洗,由于雨水、空气中的酸性成分,以及鸟粪、灰尘等有害物质的侵蚀和附着,会加速漆面的老化和损坏。 谬论二:打蜡封釉叠加的保养效果更好 有些爱车心切的车主单纯的认为同时使用打蜡封釉可以使保养效果更佳,但常常事与愿违,因为保养剂是营养最高最浓缩的产品,重叠使用会让车漆不堪重负。而且很多产品在配方和功效上都有差异,可能互相抑制。 谬论三:用力按摩帮助车漆更好地吸收保养品 汽车虽说是块铁壁,可是车漆却十分珍贵,轻轻按摩也能使保养品渗透到漆面中。若十分用力按摩反而会让漆面变得不易吸收,力道过了会让漆面摩擦加重,有可能引起色素沉积。 谬论四:抛光会让漆面变薄变脆弱 很多人都担心抛光后会让“肌肤”变薄变脆弱。其实,抛光时,高速旋转的抛光轮(圆周速度在20米/秒以上)压向工件,使磨料对工件表面产生滚压和微量切削,从而获得光亮的加工表面,当采用非油脂性的消光抛光剂时,可对光亮表面消光以改善外观。另外,抛光后在配合蜡、釉、镀晶这些产品对车漆有修复作用。所以,抛光时一定要找一家靠谱的汽车美容店。 谬论五:高端的产品线只适合进口车 高端的产品线往往投入了更多的科研力量或使用了更甄选的选料,而产品的定位以及价格也不能成为与适用车型挂钩的标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车主的意愿。无论进口车还是国产车,只要加以养护都可以开起来得心应手。 谬论六:新车不用做镀晶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车漆氧化从汽车出厂时或者在与空气接触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这个进程同使用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在轻度氧化的状态下对车整体的美观等影响不大,但到中度氧化时不但车漆色泽会明显变暗,更会使爱车一眼就被认定为“旧车”,而使其价值大降。 到深度氧化时车漆的化学结构会遭到破坏,使它的柔韧性和附着力大大降低,车漆热胀冷缩时就会出现龟裂、起皮等现象,最终完全丧失其装饰和防护性能。 谬论七:贴膜时前挡膜侧挡膜可通用 如果你到正规的汽车美容店一定会发现,前挡膜和侧挡膜是分开的,并且前者价钱也远远高于后者,这是因为前挡膜透光率高于70%因此能够很清晰的看清外面的事物。 而侧挡膜对阳光热量的阻隔率比较高,可有效的降低阳光照射,保持车内的温度,使得车内温度变化比较稳定有效的降低油耗。所以,给爱车贴膜时前挡膜侧挡膜不可通用。 谬论八:洗车一定要漆面有干涩的感觉才罢手 如果你认为洗车之后漆面有干涩的感觉才是真的洗干净,那就大错特错了。洗车之后有干涩的感觉,是因为车漆表面的皮脂被大量剥夺,而漆面内部的间质物质也会流失,反而不利于汽车。洗车时,只要注意不要用强酸强碱性(洗衣服、洗洁精)就可以。 谬论九:质地越油腻厚重的镀晶液越滋养 质地并不能决定产品的效果,很多时候只做卖相考虑,比如用大分子胶质来增强产品的浓稠感,或用大量油脂来让镀晶液显得更滋润。所以购买时不仅要看质地,也要看产品的成品。 谬论十:没用完的蜡只要在标注的使用期限内也能用 只要还在使用期限,开封很久的蜡也照样能用?这绝对是大错!产品在开封之后最好在3个月内使用完毕,这不仅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更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活性成分比如抗氧化物质失效,影响保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