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柴油车横行 国内为何却鲜有见到 据统计,欧洲超过半数以上乘用车采用柴油机,90%以上的出租车均采用柴油发动机,德国等国的出租车基本上都是柴油轿车。其中法国和比利时为67%、奥地利则超过了70%。而我国使用柴油机的乘用车目前还不到1%,如此之大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油品不达标 先说一下柴油车不流行大家普遍认为的一个因素,柴油油品不达标,会导致发动机容易损坏,抖动,噪音等问题。我国柴油技术确实不如欧洲一些国家,现今国内的柴油主要用途在工业、农用机械、船舶以及重型车上,柴油需求量大,柴油主要用途在这些方面,机械设备对柴油品质要求不是非常高,并不是中国炼不出高品柴油,所以不太必要投入高成本生产高品柴油用于乘用车,毕竟政府希望乘用车往别的方向发展。 鼓励新能源 目前国内柴油车的尴尬境地,其中有一点是被已获政府大力支持的另一类型车打压——新能源车。新能源车能不消耗汽油,不产生废气,虽不能完全零污染,但也远远好于柴油车,在目前这个提倡环保的大环境下,新能源车得到重视、扶持,尤其是电动车,这也将会是以后汽车发展的方向,也算从另一面挤兑了柴油车。 技术不过关 一提起柴油机,许多人都会联想到黑烟、噪音这些关键词,柴油机技术是汽车采用柴油发动机的一个关键,国内柴油车所占比例如此之小,也就限制了柴油机技术的发展,国内车企将重心放于汽油机以及新能源车型的开发,所以柴油机技术也就不那么成熟,导致排放、噪音、动力技术等方面还不足,也就投放得少。欧洲有着先进的柴油技术,在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方面都处于领导地位,所以柴油车的保有量也就相当的高。 总结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导致,柴油车在国内这个大环境下想有多大的发展,应该是不大可能了。柴油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清洁能源”,它在二氧化碳的排放上要远低于汽油机,不过在新能源车为主题的今天,这一点也毫无优势可言,只能说柴油乘用车与我们国内无缘,水土不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