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金融大热,网络理财已融入百姓生活,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理财,深受居民欢迎。但是打着理财旗号的网络诈骗也随之而来,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灾区。尤其是老年人,辛辛苦苦攒下的养老金,却在投资理财时上当受骗,血本无归。丽鑫源搜集整理了几种常见的互联网金融诈骗陷阱及防范建议,教您各个攻破。 1、利用二维码钓鱼网站诈骗陷阱 与传统钓鱼网站相比,二维码钓鱼网站在手法上更容易让用户上钩。用户只要扫描二维码,在不能验证网址和网站真实性的情况下,极易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随着二维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各种商品的外包装、宣传都能成为不法分子利用的平台。 丽鑫源建议:为手机安装二维码检测工具,并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不盲目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 2、以收益高、快为诱饵陷阱 面对手中有闲钱又急于投资的投资者,打出年化收益率远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甚至银行理财产品利率且超低风险的旗号,吸引大批投资者投资购买,一旦“吸金”成功,骗子就会立即关站消失。 丽鑫源建议:宣称“天天分红”、“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和网站项目大多都是骗子,少理为妙。进入网站进行投资理财操作前,应认证网站是否合法、安全。 3、利用金融钓鱼网站宣传陷阱 金融类钓鱼网站主要是通过仿冒真实网站的地址或者页面内容的方式来欺骗受害者转款。也有的是在金融机构销售理财、基金产品等交易数额较大的平台上植入木马,通过盗取第三方账号与买家进行交易,骗取买家资金。 丽鑫源建议:通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官方网站查询真实域名,也可以登录工信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获得网站的真实信息。 4、披上合法外衣进行迷惑陷阱 如今的网络金融诈骗走向高端,穿着合法担保公司的外衣,以创业投资为名义,举办理财讲座,并号称有高额回报,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大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投资者一旦上当,不仅当时承诺的高额回报打水漂,连本金也无法收回。 丽鑫源建议:购买网络理财产品时,应寻找正规渠道,要看该公司是否是正规的理财公司。对于从事黄金、外汇业务的公司,不仅要查看其营业执照,还可直接到官方网站上查询是否具有交易资质。 中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丽鑫源牌蜂胶在此提醒广大中老年读者,投资需谨慎,一定要三思而行,切不可盲目冲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