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郑板桥纪念馆位于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中部,座北向南,后邻关帝庙,左邻十笏园博物馆,建筑面积1820平方米。是一座包含板桥文化、廉政文化和衙署文化三结合在内的单层仿古建筑。
郑板桥纪念馆现正在紧锣密鼓装修中,主要设置了5个厅——潍县厅(潍县厅解板桥各个时期大事记的前奏,介绍板桥生活时期的潍县)、生平厅(生平厅主要展示板桥由出生至老死,一生的各个时期。)、勤政厅(勤政厅是对郑板桥潍县为官时期勤政爱民的展示)、艺文厅(艺文厅主要展示板桥的艺术成就)、传承厅(主要介绍板桥精神对世人的影响及后人对其评价),将于7月初面向公众,正式开放!
▲郑板桥纪念馆紧密锣鼓装修中
▲生平馆展柜,部分展品已悬挂
▲潍县正堂,海水朝日图绘制中
▲艺文厅部分内景
▲刚刚摆放就位的石碑《五世延龄》
▲传承厅
▲郑板桥纪念馆平面分布图
相关链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郑板桥为政十载的心灵写照,也是后世施政者的行为准则。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清江南省扬州府兴化县(今江苏省兴化市)人,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十年知县,先知范县(兼署朝城县),后调潍县(其“七载春风在潍县”,是其主要的为政生涯),成就了封建底层官吏中的奇特典范。郑板桥作为一位家喻户晓的清官,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以其特有的“怪”和“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他正义的为官,个性的书法,精妙的画竹,独到的为文,经过人们200多年来的津津乐道和传诵演绎,形成了广为流传的板桥文化。潍县人代代相传,始终没有忘记这位家境贫苦、心地善良、治学独到、正义公道、体察民瘼、为政清廉、率真诙谐的奇才“父母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