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搜索
查看: 2475|回复: 1

守艺┃锔壶人张尔安:让碎了的茶壶起死回生!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

回帖

2万

积分

高三

wfits币
8718 个
注册时间
2016-2-24
UID
115842
QQ
发表于 2016-7-9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
“磨剪子咯,磨菜刀咯,不快不要钱咯……”大部分的潍坊人儿时记忆中都有着这样的景象:身背磨刀石的手艺人,一路吆喝,走街串巷。随着时代变迁,城市的不断发展,高楼大厦取代了过去的宽窄小巷。那些关系生活点滴的手艺人也渐渐淡出城市的舞台,但还有一些老手艺人仍旧执着地坚持着。

图片1.jpg

“锔盆、锔锅、锔大缸……”还记得儿时那些走街串巷的叫喊吗?对大部分人而言,这些只存在于童年的记忆中,而对有的人来说,这些叫喊声却牵动着他的梦。以前,专门锔盆子锔碗锔大缸的匠人,叫做锔匠。

早年间,锔匠在潍坊非常普遍,现如今,锔匠的身影在人们的脑海中越来越模糊,而锔艺中最难的一种技艺——锔壶,掌握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图片2.jpg

张尔安就是一名锔壶者,令人惊讶的是,他并不是从小就会这门手艺,而是半路出家,60岁才开始学习研究,成为当时潍坊唯一一位锔壶人。张尔安说,锔匠活计这门民间手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锔壶手艺,又叫“捧瓷”,是锔匠活计中最难的一种。因为茶壶大多为泥土烧制而成,脆而易碎,要把裂了纹甚至破碎了的壶重新拢在一起,技术要求非常高。锔出的活儿不仅要严丝合缝,还要美观、中看。这就要求锔壶者不仅要极具耐心,还要有信心和创意。

张尔安爱好收藏,尤其是紫砂壶,不过,在收藏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残品,拿去找人维修费用往往很大,于是,他决定自己学习锔壶,将这些残品变废为宝。据张尔安介绍,起初学习锔艺他只是为了自己的收藏服务,但是后来张尔安发现收藏紫砂壶以及残器的人越来越多,但是锔艺行业却几乎空白。“当时在潍坊要想找个能锔壶的人,根本不可能,要想掌握这门手艺,必须靠自己。”张尔安说,凭借自己小时候对锔匠活计的一点点记忆,他不断摸索,克服了无数困难,最后研究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锔壶技艺。


图片3.jpg

张尔安说,他的锔艺之路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合适的钻头。“最开始的钻头我是在地摊上买的,回来照着记忆里小时候锢炉匠那个手拉钻的样子做了一个,但根本钻不动。后来我去商品城买玛瑙珠时,发现人家在珠子上打的眼挺好,就问老板要了个钻头,回来一试很好用。”钻头有了,但固定壶用的铜丝锔子又遇到了困难。张尔安说着拿出他的第一件作品,上面的铜锔子粗细不一,分布不均。“当时我拿红铜丝用锤子砸扁然后锔上了,但很难看,而且红铜丝太软,不适合锔壶。”张尔安说,随后他又踏上了寻找适合锔壶的黄铜丝之旅。由于市场上黄铜丝很少,张尔安费尽周折才找到它,后来,他又买来拉丝板,花大力气拉出各种尺寸的铜丝,才制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锔子。

这几年,找张尔安锔壶的人不计其数,他的技艺也变得炉火纯青。张尔安锔过最小的锔子,长度只有3毫米多,需要用镊子夹着,最大的锔子长度有50毫米,他还用17天的时间复原了碎成60多块的粉彩天球瓶。


图片4.jpg

随着紫砂壶收藏热,锔壶的市场空间也越来越大,因此,关注这个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仅仅是关注而已,虽然很多潍坊市民甚至外地人都想跟张尔安学习锔壶技艺,但大多没能坚持下去。张尔安说,锔艺虽然与发达的商业社会渐行渐远,但仍属于民间文化范畴,不应该就此失传。为此,张尔安在十笏园博物馆长期开办潍坊锔艺文化展,他想借助历史和实物资料,将曾经的艰难岁月展现给现代年轻人,让锔艺这一中国古老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主题

3495

回帖

6343

积分

初二

wfits币
508 个
注册时间
2010-9-26
UID
50270
发表于 2016-7-9 18: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联系老师傅我也想拜师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投诉举报|客服微信号:ppm0536|今潍网-潍坊论坛 ( 鲁ICP备14032312号 )

GMT+8, 2025-1-20 15:54 , Processed in 0.09049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