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潍坊邻居 于 2023-5-22 17:05 编辑
第三段:略,请看前文图片。
本段文字比较常规,逻辑和行文上没有问题,但笔苑感觉本段过于冗长,可以适当删减。这里“游淄有味”词语转化得很妙。
还有个别的词语可以适当雕琢一下,如“无法完全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这篇文章本来就是《致广大游客朋友的一封信》,这里的“游客”显得太生分,改成“大家”更好一些;“近期客流过载等问题已给大家造成了一些困扰和不便”,这里的“大家”可以效仿网络用语,改为“家人”“各位亲们”,也未尝不可。
第四段:略,请看前文图片。
本段文字比较成型,可能是因为本段文字是宣传淄博的固定成型的文字表述,经过了多轮的修改雕琢,无论从文字逻辑,还是文字表述来看,都是比较成熟的,读起来琅琅上口,笔法沉稳,词语流畅。
特别是在文化、美景和美食三个层次的衔接上,比较巧妙,文化和美景之间,用了“泱泱齐风,美美齐地”作为过渡;美景和美食之间,用了一一对应的特色景观和特色美食进行过渡;由单一的烧烤美食,延伸到文化和美景,最后拓展到淄博各地美食,可谓匠心独具。
第五段:略,请看前文图片。 本段是最有“格局”的段落,与上一段的优点类似,可能是省厅一级的文友主笔,这段文字更为老练、圆润和大气。还是非常清晰的思路,由文到旅,符合文旅局的定位;最后扣到“食”上,符合主题要求。
第六段、第七段:略,请看前文图片。 最后两段的顺序可以互换,语义和逻辑上都可以解释。但笔苑认为,本文的顺序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如果把解决问题的方式放在最后,显得比较生硬,没有绕梁三日,使人回味的意境感,豹尾的力量感体现不出来。 但这两段的“金句”却不够理想。 一是“齐鲁青未了,齐地迎贵客”,这两句话的意境还是不错的,“青未了”引申为“情未了”,但懂得诗歌音律的文友应该清楚,即使不严格按照工整对仗的要求,那么也应该遵从最基本的“仄起平落”,会使音律感更强,因此,下半句“齐地迎贵客”,最后结尾的字应该是平声(一般为一二声)好一些。 可以改成“齐鲁青未了,翘首盼客来”或“齐鲁青未了,小淄景无边”“齐鲁青未了,贵客心无忧”等等。 二是“天长海阔,与子成说”,这句话源自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用到这里,一方面感觉不是很恰当,另一方面是语义不好理解。 可以提供几个思路给各位文友,如: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可以根据这些适当改编。 “淄博一直在这里,一直在努力变得更好。”这句话语义的丰富性和词语的韵味感不够足,笔苑觉得这里可以体现出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贵客要常来,最好能传播“好声音”,吸引更多人,淄博才会更美好;另一方面,政通人和,商机无限,淄博欢迎大众创业,人才落户。 总之,这篇《致广大游客朋友的一封信》从整体上看,的确是可圈可点,特别是整篇文章的框架,以及各个段落中的小层次,逻辑都比较严谨,具备一篇优秀文稿的前提条件。 但各个段落中的遣词造句的文字水平却有一定的落差,就譬如不同大小和型号的零件,组装在一起,显得不够协调。有的达到了“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的境界,有的却缺乏“为求一字真,耐得半宿寒”的精神,组稿之弊端,可见一斑。 (文章来源:笔苑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