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搜索
查看: 468|回复: 1

直面生命的勇士之歌——解读《最后的向往》

[复制链接]

158

主题

2

回帖

1865

积分

小学五年级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2-4-2
UID
74504
发表于 2012-5-5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审美单元之一。读诗就是透过意象去感受、感知作者的表达意图、审美趣味,精神人格。所以,解读意象是读诗的第一步。
  乍看标题,“最后”一词传递着苍凉、沉郁的信息。然而,这个词只不过是“向往”的定语,那么,向往什么?为什么是最后的呢?这个悬念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
  第一句“季节告诉我已经到了重新出发的时候。”,“季节”一词,既实指美好的春季,也指年龄。寒冬过去,美好的春天已经来临,诗人要走进春天的大自然,于是,"向都市上空的云彩 回眸一笑 挥挥手。。。。"另外,诗人六十八岁,而且曾经历疾病的煎熬,不久前才出院。所以,诗人对年龄、对生命是有所思考的,这是理性的思考。真正的勇者是敢于直面生死的,诗人说:“已经到了重新出发的时候”,直面不等于消极地接受,而是给了诗人一份重新出发的决心——“重新”是指诗人生病期间住院脱离大自然,现在要走进大自然,也指停止诗歌创作半年,现在又提笔开始十天一组的诗歌创作。
  “把慵懒还给娇小的西子”,这里的西子并非实指西施,而是女人的代称,诗人豪情满怀,不忘自己是堂堂男人,理当“与跋涉为伴”!
  “把梦还给虚拟的方舟”,方舟也就是“诺亚方舟”,是基督教圣经的《创世纪》和亚伯拉罕中,传说根据上帝的指示而建造的大船,方形,其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让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生物能够躲避一场上帝因故而造的大洪水灾难。后来,诺亚方舟就成了“避难所”的代称。诗人在另一首记述他病痛情况的诗中写到:“当剧痛以酷刑的狰狞疯狂撕咬每一根神经,我看到我那一贯洒脱的思维正在用匍匐在地的羽翼向所有的色彩和诗意举起白旗。”这次病痛带给诗人的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在无以复加的疼痛中,诺亚方舟就成了诗人避难的梦想。所以诗人用了“虚拟”一词。而现在,诗人已经康复,所以要“把梦还给虚拟的方舟”。
  “让我头戴一轮故乡的明月怀揣一个永远指南的罗盘,走向林海高山大川和苍茫的荒原。”短短三十六个字,诗人豁达的风貌,老当益壮的豪情,挺拔不屈的身影一一呈现。
  “纵使不能跋涉到最后”,呼应“季节”一词,再次体现了诗人对年龄、对生命的思考,也点明了标题中“最后”一词的沉重与无奈。
  “纵使不能跋涉到最后,我也要用思维的双臂去拥抱意象雄浑磅礴的大自然。”因为对生命的理性的思考和豁达,所以诗人更加热爱大自然,也更加热爱生命,珍惜光阴,所以诗人最后的向往就是:出发!“用思维的双臂去拥抱意象雄浑磅礴的大自然”,作为诗人,他要投身能够点燃灵感火花的广阔空间,狩猎意象,写作更多优美的诗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取人生的乐趣!
  至此,诗篇完成了虚实结合的表述,在诗人雄浑悲壮的歌声中结束。然而,诗篇留给读者的美感是持久的,想象是无限的,那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必将激励着每一个读者!

肾病医院 http://www.df-renal.com
山东潍坊红太阳肾病医院 http://www.jixingshe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31

主题

5万

回帖

2万

积分

大学一年级

wfits币
37 个
注册时间
2012-3-21
UID
74080
QQ
发表于 2012-5-5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勇士之歌?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投诉举报|客服微信号:ppm0536|今潍网-潍坊论坛 ( 鲁ICP备14032312号 )

GMT+8, 2025-2-11 03:00 , Processed in 0.117795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