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班上来了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注意力非常不集中。我想和家长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介绍了孩子在园的真实表现。谁知,家长很警觉,马上进行了反驳,介绍了孩子很多的优点,说明他的孩子是非常优秀的孩子。我很茫然,这么明显的问题,难道家长不想解决吗?出于教育者的良心,我还是在注意力培养方面,在孩子身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收效不大。以后每次送孩子,家长都是说孩子很好。孩子当然是有很多优点的,家长说的也没错,这种教育方法也值得肯定。但是,注意力这方面,无论如何无法肯定。孩子依然是我行我素,没有大的进展。其实,家长嘴上不说,心里也是知道的,所以也很着急。家长就这样一直矛盾着,烦恼着。终于有一天,家长憋不住了。好像鼓足了勇气说出了她的真心话:你怎么可以把我的孩子当做调皮孩子来对待呢?天呢,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家长以为我看到了孩子的问题,就把孩子划入了“坏孩子”的行列,就会对孩子另眼相看,就不喜欢他的孩子。 还有一件事,为了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我把孩子大体分为了四大类,编成了四个典型的案例给家长介绍。谁知,家长的第一反应不是哪个类型的孩子应该从哪个方面引导,而是分辨哪个是好孩子哪个是坏孩子。 这种现象,让我感到很悲哀! 家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也许在我们的幼教实践中,把孩子分为三六九等是常见的事情。老师对于自己“喜欢”的孩子往往给予诸多的照顾,包括精神上的。而对于“不喜欢”的孩子给予冷落,也包括精神上的。但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不但对孩子一律平等对待,还会对那些所谓的“坏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因为这些孩子更需要。 我做了三十年幼儿教育,二十年前我就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凡是从幼儿园毕业后又回来看望老师的,都是当年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而那些当年的“好孩子”无一例回来看望老师。这让我很惭愧,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或多或少的把孩子分为“好孩子和坏孩子”。对那些“好孩子”的喜欢常常溢于言表并付诸实践,现在想来,这对那些受到冷落的孩子是怎样的打击啊!在这种情况下,或许老师对他们有一点不经意的鼓励或者什么的,都会让他们铭记在心。这就是他们毕业后还会回来看望老师的原因。 更有甚者,这种“害孩子坏孩子”的分别在逐步升级,家长为了让老师认为他的孩子是好孩子,不惜请客送礼。有人戏言,一个班主任老师的收入相对或高于一个县级局长。可悲可怕,让人有一种掉到粪坑的感觉——太龌龊太窝囊,无以言表。 我们不仅要问,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老师的责任又是什么?教育的目标是育人。老师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成长。老师在对于那些所谓的“好孩子”培养教育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更需要老师帮助的是那些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孩子。一个真正有良心有责任感的老师,会对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孩子,伸出援助之手,他们会对你感激一辈子。他们会把这种感激带给更多的人,让我们的教育从影响一个孩子开始,影响整个社会,这是教育更加深远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