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车门里 于 2013-1-30 10:26 编辑
“锔盆子锔碗锔大缸!” 现在人们的餐具可谓是多彩多姿,除了瓷碗,防瓷餐具、聚酯餐具、不锈钢餐具五花八门。过去的日子可没这么丰富,家家户户基本只有粗瓷餐具,特别是北方的大海碗,那容量近似现在的锅了,每个家庭的瓷碗、瓷盆几乎伴随他们一生,不少家庭用的瓷碗、瓷盆那都是祖辈上传下来的,人们都对自家的瓷碗、瓷盆细心使用爱护倍加,有“添丁添碗”的习俗。摔了碗那可是不吉利的事,小孩子不小心摔了碗,多半还会挨顿打。可是再小心也免不了意外,若真将碗盆摔了,当时有一种游走在街巷的手工艺人,我们那儿叫“轱辘子匠”可以帮你把摔破的碗修理好,叫做锔碗,就是把破碎的碗片,沿碎缝处拼齐沾好,再用如订书钉般的锔子固定钩住碎片的两边,为了能将锔子订在瓷碗上,在碗上打眼,要用专门制作的钻,这种钻和过去木工使用的钻差不多,有一钻杆,钻杆上方有一个活动手柄,连接钻杆,钻杆中间横一根木柄,有三根牛皮筋儿反向连接木柄和钻杆,来回拉动,钻杆就会飞速来回转动,钻杆下方固定一个钻头,钻头顶尖是一块合金钢,俗称“老钢”。“合金钢钻”可以接一般的活,那种细瓷茶具就需要用镶有“金刚石”的钻来钻眼了。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钻头抵住碗,用手前后拉拽横杆,横杆带动系住的钻杆转动,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圆周转动。很能体现我们祖先的科学智慧。
“轱辘子匠”的工具用扁担挑着,一头是个木匣子,有50厘米高,多层,每层有一个小抽屉,里面装着各种不同型号的巴锔子,这巴锔子多是平时自己制做好的。巴锔子的材料有铁的、有黄铜的、白铜的、根据器物不同,采用不同的材料的锔子,当然大小也不同,大的一寸多长、小的比小米粒长不了多少,另一头挑着木凳和钻。别小看轱辘子匠,那可是一门手艺,一般人干不了。他们的技艺就是以钻为针、以锔为线,像缝补衣服一样将“破盆、破碗”缝补起来,锔好的家什不开裂、不漏水,锔子布局美观、距离整齐一致,很够人们把玩上一番。 “锔盆啵——锔碗啵——锯大缸”。那委婉动听、声调漫长而悠扬的吆喝声,留在了童年的记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