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在市博物馆在志愿者服务,来参观的以学生为多,我正在潍坊简史陈列,晏婴的塑像旁巡视,过来几个男生,其中一个指着晏婴的塑像对一起参观的同学说:这是赵氏孤儿里那个什么“婴”。听到这儿,我忍不住上前解释了几句“晏婴是咱们高密人,曾在齐国做宰相四十几年。赵氏孤儿那出京剧中人物是程婴。”回家后从网上查了一下摘录如下: 晏婴山东高密人,是 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但 头脑机敏,能言善辩, 说话可以令人无法招架。晏婴平时生活节俭,谦恭下士。内辅国政,屡谏 齐侯。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 齐国的国格和国威。使齐国名扬诸侯。 灵公二十六年( 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 上大夫。历任 灵公、 庄公、 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 景公四十八年(公元 前500年),晏婴病重,在 柱子上凿了个洞,把一封信放在里面,对他的妻子说:“楹语也,子壮而示之。”不久,晏婴病逝。待儿子长大后,打开信,信上写:“ 布帛不可穷,穷不可饰; 牛马不可穷,穷不可服; 士不可穷,穷不可任; 国不可穷,穷不可窃也。” 元人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作为中国戏剧中悲剧的一种,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悲剧文化精神。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与《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并称中国古典四大悲剧。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相关的历史事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 《赵氏孤儿》写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大将军屠岸贾诬陷,全家 300余口被杀,只有一个不到半岁的婴儿为门客程婴救出,即赵氏孤儿。为了救护孤儿,先后有晋公主、韩厥、公孙杵臼等人献出了生命。最后程婴用自己的儿子作替换,保全了赵氏孤儿。20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程婴将赵家冤案始末绘成图卷,对他讲说了往事,赵氏孤儿遂决意擒杀屠岸贾报仇。 心中不免有一丝忧虑,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如何进行传承,平心而论,能来博物馆参观应该还是积极上进的青年,责任何在呢!我认为媒体应负很大的责任,你看一打开电视,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电视剧“我们结婚了”,文艺节目“开门大吉”、“中国好声音”,少儿节目“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凡此种种。是否应当加大中华文化传承的力度,记得我的孩子小的时候还曾给他买过《中华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系列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