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车门里 于 2014-1-21 09:54 编辑
说起十笏园,咱们潍坊人都不陌生,那是老潍县唯一留存下来的一座江南风格的私家花园。而说起“十笏园记”就知道的不多了,而且十笏园记还有两个版本。十笏园名称的由来,园主丁善宝在其《十笏园记》中这样解释:“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 笔者近日在博物馆看到了一幅潍县北平真光摄影研究所任鑑堂,民国20年(1931)7月13日拍摄的“山东潍县城里丁氏十笏园全景照片”,在这幅照片中看到有张劭潜撰文,曹鸿勋书写的“十笏园记”,知道“十笏园记”还有一个版本。 为考证上述 “十笏园记”的版本,笔者去市图书馆专门查阅了潍县志稿,在营建卷中园林条目中查到两个版本。图片格式化,一不小心弄丢了,不好意思,麻烦mamuhao兄,将两个版本贴上。 现将“十笏园记”中涉及到的人物简略介绍如下: 丁善宝(1841—1887),字黻臣, 一字韫山,号六斋。1852年恩赏举人,1862年大挑一等,官内阁中书。有善行,死后蒙山东巡抚李秉衡奏请旌表,奉旨敕建善行坊,乡谥端敏。著有《六斋诗存》、《六斋文存》和《十二种文萃》等。丁善宝起先无子,过继了五宅丁善庆的长子丁毓庚(字星甫)为子;有子丁毓春后,把丁毓春又过继给六宅丁善长为子。丁善宝博览群书,行游天下,眼界开阔,善于以文交友,并广施善行,承前启后,遵父祖之训,肇子孙之贤,是丁氏世家发展史上一位典型人物。其有诗句曰“不惜金钱倡大义”,应是其一生之写照,潍县乡贤祠供奉其牌位。其除继承祖上遗风,修庙堂、建桥梁、固城池、救灾民、办学校、助军饷外,最大的贡献则在于购置叠石山馆、复园和建筑十笏园。十笏园之营建成功,其不啻在潍县,在中国南北方园林建筑发展史上亦占特殊地位。丁善宝广交天下文友,延揽知名学者在十笏园吟咏,自己著作十数种,建园垂训,明诫子孙读书善行,其居室为碧云斋,内为书画文玩,典籍几案,一派书香气氛。 丁良翰 (1851-?)字佑臣,号竺生,山东潍县城丁氏世家后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二甲78名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浙江嵊县知县,候补知府。丁善宝在“十笏园记”中提到:光绪丙戍年(1886年)重阳节前三日,恰巧我侄孙良翰从京城来,就让他用楷书写下来并刻在石头上。经查证同是潍县丁氏,但不是丁善宝的近支,年龄差的不大,辈份低,家族兴旺也。长期在外为官。有说丁良翰是潍县南门里人,当年居家青岛。丁善宝、张昭潜、曹鸿勋名气大,丁良翰知道的不多故从,从《潍州联语辑录》中查到丁良翰的墨迹。翻拍发上以玆读者。
张昭潜(1829-1907年)字次陶,潍县东关后所街人。清末史家,廪贡生。少岁丧父,随叔父读书,继从地方高士古文派学者于祉游读理学宗传,涉猎考据诸家之书,1870年(同治九年)曾在山东巡抚丁宝桢开办的尚书堂讲学,治古文师桐城派,一时凡地方碑版文字多出其手。重修泰山神庙碑记即其中之一。1889年(光绪十五年)写《山东通志》,山东巡抚张勤果知其学识渊博,让他编撰《山东郡县沿革表》。后归里讲学于潍阳书院。与丁善宝过往甚密,为其撰写了《十笏园记》。
曹鸿勋(1846-1910年)字仲铭,号兰生,潍县西南关新巷子人,清光绪丙子状元。授翰林院编修,后外放湖南副考官、视学;任云南永昌知府、湖南布政使、陕西巡抚等。曹鸿勋擅长书法,北京故宫、颐和园、大栅栏等处都有他的墨迹,家乡有《重修玉清宫碑》,还有本文提到的“十笏园记”等石刻传世。 据称两处石刻尚在十笏园内画廊内。 2007年潍坊十笏园博物馆成立后,十笏园古旧建筑群的角色回归进程明显加快。“潍坊晚报”2014年1月6日载十笏园百年一迂大修待收尾,展出面积将达到1万平米,将以新的面貌迎接四方游客。可否作为老潍县风情下次活动安排的首选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