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搜索
查看: 4642|回复: 0

养生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回帖

44

积分

学前班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6-7-14
UID
119437
发表于 2016-7-16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体弱多病的陆游何以长寿至85岁
日期:2016 年 6 月 27 日   作者:   栏目:慈善环保  点击量:373
陆游是个典型的素食主义者,并伴随着浓郁的佛教情结。他一生饮食多以素为主,少有荤腥。用今天时髦话来讲,就是喜欢食用绿色食品。在他留下的众多诗歌作品中,有许多是用来歌颂和赞美庸常生活中的朴素菜蔬。他一生活到85岁,老死归土,这在古代文人当中,也比较少见。

陆游为什么食素?素食是不是他长寿的根本原因?有些问题,是很难找到单一的肯定答案。至于陆游食素,我想除了因为其家庭不够富裕,无肉可食等客观因素以外,还有可能与他的佛教情结有关,起始,并非他有超前意识,懂得什么绿色养生之道。陆游在诗歌中对乡间菜蔬的极尽赞美,既是他的精神需求,也是他的身体需求。年轻时也许只是一种尝试,到了后来极有可能是超然享受了。那些种植在房前屋后的五彩斑斓的菜蔬,看着就令人赏心悦目了,更何况一边观赏一边品尝了。天光云影,万物菁华尽在其中,岂不是人生的大享受?

素食是讲究色、香、味、器等诸多要素的,只有真正爱上素食、懂得素食的人,才能真正品尝出其中的美妙,并且颐年养寿。

放翁年来不肉食,盘箸未免犹豪奢。

松桂软炊玉粒饭,醯酱自调银色茄。

时招林下二三子,气压城中千百家。

缓步横摩五经笥,风炉更试茶山茶。

读了这首诗,我想任何读者所有的感觉器官都会被调动起来。诗歌的调教,让味蕾更加敏感,触觉更加丰富,感受更加美好。

再来读读陆游的《菜羹》:

青菘绿韭古嘉蔬,蓴丝菰白名三吴。

台心短黄奉天厨,熊蹯驼峰美不如。

老农手自辟幽圃,土如膏肪水如乳。

供家赖此不外取,襏襫宁辞走烟雨。

鸡豚下箸不可常,况复妄想太官羊。

地炉篝火煮菜香,舌端未享鼻先尝。

显然,陆游已经不满足于对绿色食品的享用,他还要亲自开辟菜园,广种菜蔬。在他看来,种菜是一种朴素的生活,更是高雅的体验,它既能自求自给,又能怡情娱人。据陆游的诗可知,他身体并不好,时常生病,如“家贫阙粱肉,身病忌鼀鱼”,“山泽有臞儒,残年病满躯”。俗话说得好,弯弯扁担不得断。只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便可延年益寿。对于身体虚弱者,大鱼大肉,反而消受不了,引起疾病缠身。

在宋代,人们普遍认为,食鱼吃肉是生活富裕的象征,有好日子不过,却喜欢吃素,应该是很另类的。既然是另类,当然少不了遭人讥讽或疏远,如他在《巢菜并序》中说:

冷落无人佐客庖,庾郎三九困讥嘲。

此行忽似蟆津路,自候风烛煮小巢。

(注:小巢是一种豆科植物。一作饲料,二作蔬菜。人畜兼食。)

陆游晚年性情淡然,笃信佛教。他在《白发》诗中说:

清坐了无书可读,残年赖有佛堪依。

君看世事皆虚幻,屏酒长斋岂必非!

他对佛教的理解可能更多地源自于对日常生活中菜蔬的体悟。可以这么说,佛教的悟化更加坚定了陆游的素食主义;更可以说,陆游是素食主义的最大受益者——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在菜蔬的调理下,竟然活到许多文人无法企及的高寿。

陆游坚定的素食主义,充分体现了他淡化超然的人生观,使其抵达物义交融的人生境界,更是对生命回归自然的礼赞。

转载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投诉举报|客服微信号:ppm0536|今潍网-潍坊论坛 ( 鲁ICP备14032312号 )

GMT+8, 2025-2-7 15:53 , Processed in 0.101043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