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日,山东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水平的意见》,计划自今年开始,用两年半的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服务区改造提升工作。目前,提升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实施。2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交通运输厅巡视员范正金,山东高速集团党委副书记刘洪斌,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西斌介绍相关情况。
截至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348公里,96%的县市区通达高速公路,“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等级公路网基本形成。在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同时,相配套的服务区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已达到120对,其中服务区88对、停车区32对,网点基本健全,布局相对合理,硬件设施、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水平基本满足了高速公路运营服务的需要。
“部分服务区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车辆进出难、加油难、旅客如厕难、环境卫生差等问题突出,同时服务区自身建设还存在着经营管理理念落后,服务设施陈旧老化,旅游、物流、智能、救援、医疗等配套服务功能薄弱,文明服务水平不高,缺乏管理和服务品牌等一系列亟待改进的问题和不足。”范正金表示,山东将按照“外观一区一特色、设施完善多功能、服务统一高标准、管理规范创品牌”的总体原则,用两年半左右的时间,着力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服务规范、安全有序、生态环保”的现代化服务区。
设施方面将依据已建服务区运营状况,对主体建筑、停车场、公共卫生间、就餐区、超市等重要设施实施必要的升级改造,重点解决停车场容量不足、危化品车辆未专区停放,公共卫生间档次低、私密性差、设施维护不及时,主体建筑陈旧、功能区配置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并充分与旅游厕所、充电桩、LNG加气站的规划建设有机结合,确保既满足实际需求,并预留适度扩充空间。同时,在绿色建筑标准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垃圾无害化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全天候服务保障等方面,一并考虑实施。
服务品质方面进一步完善特许经营、加盟等合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餐饮、便利店、客房、汽车维修和加油站等经营性服务项目,支持山东名优产品、旅游商品、特色饮食等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范围,积极引导和鼓励名优和土特产品企业、百年老店、老字号等品牌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连锁经营发展。推广重点商品和服务“同城同价”制度,为驾乘人员提供质价相当的商品和服务。
信息智能方面积极依托“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开展微信平台和专网建设,提供免费无线网络。及时发布全省高速公路通行及服务区相关信息,提示驾乘人员合理调整出行方案。推进交警、气象、旅游、交通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服务设施的自动化程度和动态监控能力。加快智能服务系统研发,实现“路上”“车上”“手上”数据融合应用,形成安全、高效的运输系统,构建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现代服务区新模式。
具体工作安排本着“软件上水平,硬件拓功能,先易后难,逐步完善”的原则,自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利用两年半时间完成服务区的规划调整、建设改造和服务提升工作,力争2016年年底初见成效,2017年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打造出一流的硬件设施和一流的管理服务。
2016年研究制定山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指南、山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办法及评定标准、山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布局规划;全面实施环境卫生、停车秩序、优质服务等方面的整治提升,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健全巡查和投诉举报机制,启动开展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工作;完成服务区公厕设施改造;对在建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优化设计,对现有服务区硬件设施逐一制定改造方案,加快开展新建、扩建服务区前期工作,确定分年度实施计划。 2017年基本完成国家高速公路网服务区改造提升工作。 2018年基本完成省级高速公路网服务区改造,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水平。全面、系统总结高速公路服务区提升工作,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服务品质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