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集
说到小石桥,就不得不提一下桥西头的老潍坊大集,在潍坊的坝崖北街与北大街路口附近(现今的白浪河福寿桥西首南侧),小石桥西首一个叫老驴市的地方,老潍坊人也称为裤裆,是一个三叉路口,那是我上小学时的必经之路。每当农历的逢五派十,从四乡八邻赶来的熙熙攘攘的人群,蜂拥而至,与过往车辆混在一起,挤的大街水泄不通。当时就有“买不着、上潍县,卖不了、上潍县”之说。每当这天,我只好提前从家里走出去上学,以免迟到。当时的顺口溜,就证明了人们来自路途的遥远:“起了个早五更,赶了个晚大集,买了个萝卜当了个梨,咬一口、是辣的,回去换了个带把的……”。经营炉灶钩铲的、钉驴掌的、开朝天锅的、卖烟叶、蔬菜水果、粮食食品的等等各式的摊位,与夹杂其中一些操着各种口音叫卖声的部分流动商贩,如算命的、修伞的、卖猪胰子的以及还有口似悬河、打场子卖艺的杂耍艺人等,叫喊声与各种气味掺杂在一起,使整个集市到处是人潮涌动、嘈杂不堪、热闹非凡。
那时候,在大集上我最喜欢看的就是练武功、耍杂耍的卖艺人了。记得当时在潍坊有个叫赵二愣的师傅,此人无正当职业,常年以卖艺为生,为人风趣幽默,言谈妙语连珠,武功甚是了得。据说在他年轻的时候,就能将缠绕在他身上的五圈铁丝挣断,我经常见他在集市上所练的功夫那就是绳镖了。将一个钢制镖头用三米多长的绳子拴住,在身上缠绕飞舞几圈后,准确无误地打在了一个离其二、三米开外、放在一个酒瓶子上面的苹果上,顺手一带,便将苹果拿在手中,酒瓶子却纹丝不动。惊呆的围观者突然爆发出一阵阵叫好声,惊嘘声赞赞不绝。紧接着,便拿出了一些包着自制的薄荷糖块的纸包,分发给大家。此糖我也吃过,乃是用地瓜油加薄荷制成。有钱的人可随意拿上几角或几分钱表示谢意,无钱的人也会叫一声好来捧个人场。随后,赵二愣师傅便拿起大刀片,先说一通练大刀时的注意要领:耍刀时要刀背朝里、刀刃靠外,不然就会将自己的脑袋割下来了等等,说得大家哄堂大笑。虽然是一些大实话,其后想一想不无道理,假若孩子们模仿,那是很危险的。最后再表演一通长拳短打,以示对人们表示感谢。收摊散去时,大家意犹未尽,好多人还跟出去老远,以示敬仰之心。
我最喜欢吃的那算是朝天锅了,那时的朝天锅,还只是潍坊大集的一个摊档,不像是现在在正规的店铺里经营。在集市上支起一口大锅,人们围锅而坐,锅里边煮着猪的各种下水、杂碎、肺、肠、肝、猪头肉等等,在锅里翻腾着,锅边上是宽锅沿,放着盐、胡椒、葱末和香菜,如果要吃,都是论几卷收钱。好多来吃的人们都自己带着干粮,或者是大饼、煎饼。你交上五分钱便可坐下吃上一卷大饼卷肉,汤是不要钱的,可尽情喝个够,但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你不能离开座位,若离开表示你已吃饭结束。好多外地来赶集的人,交上一卷大饼的钱后,便拿出自己带的干粮泡在汤里,连吃带喝没够,甚至有人尿了裤子都不起来……没办法,那时候人们因生活困难,常年吃不上一点油水,吃上一顿朝天锅,就算是最大的享受了。
潍坊的大集,仿佛是昨天的事,回想起来,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现在人们购物,早已被现代化的超级市场和便利店所替代;地摊式的朝天锅,现今也已成为了饭店的一道特色小吃,部分星级酒店还作为招牌经营;而街头的武术表演,也早已不见了踪影,只有在孩子们电脑中的游戏里寻觅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