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移动人生 于 2020-5-1 12:35 编辑
凡是地产营销人都会去踩盘,但是你真的会踩盘吗?我敢说99%的营销人都不会,也根本不懂怎么踩盘。 通常营销人去踩盘,都无外乎这三种情况: 1.走马观花者:去别人家的售楼部,看到示范区和样板房,不断拍照、不断惊叹。回去也想在自己的售楼部复制一下。遇到这种踩盘人,请原谅他们没有见过世面。 2.自以为是者:伪装成一个买房人,以一个买房人的感官来评价楼盘,比如区域太糟糕、接待很不爽、样板房也很差劲等等。其实你评分高的未必卖得好,评分低的未必卖得差。 3.资料收集者:去了就要图纸,总平图、区位图、户型图都来一套,发现对方楼书还不错,包装袋也漂亮。收集来后就扔再办公室角落,擦屁股都嫌硬啊。 每个盘都是开发商的考试,如果卖得很好,说明这个开发商很有料。 地产营销人去踩盘,就是要去学习的,为什么要学习,是因为自己的项目遇到了难题,或者说对方的优秀值得你去学习。 所以,踩盘就是要带着难题去踩,不带任何问题的踩盘都是”过眼瘾“而已。带着问题去并把对方的难题踩全部踩到,这才是一次合格的踩盘。 踩盘必看一:从区位图看楼盘边界 房子是长在地图上的商品,你在售楼处所看到的这块地的城市位置、配套和发展,优点和缺点,所覆盖哪些社会阶层,全都命中注定。 土地的命中注定,也就意味着地价也命中注定,该值多少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但事实上,营销的要做的就是——溢价,能卖贵绝对要贵,除非政府死命按着。 当地价高于土地价值,这个盘就有得看了。 踩盘之前,你得了解项目的土地价格,楼面地价和周边的售价,然后对着区位图,你可以看到开发商的众生相: 碾压型:比如他售价1万,但是楼面地价500元,这盘你就不用看了。所有优点你都学不会。这属于碾压者,无论你怎么做都无法和他比。 奋斗型:如果周围售价1万,楼面地价是5000元,这盘可以看看。如果操盘手合格,他一定会对区位图进行重新梳理,也即土地价值再发现。做得好,他会卖到1.5万,取得丰富利润,做得不好,至少也努力过。 不知所谓型:区位图和其他家一样的,品牌无优势、产品无亮点,营销无章法,项目无特点,凡是由以上4种表现者,你看都不用去看,完全浪费时间。 不管怎么样,土地的“边界”,才是开发商的考题。好地不是你想拿就能拿,区位好、资源多、指标棒、价格便宜的地,这样的地现在还有吗? 踩盘必看二:从总平图看开发商的“挣扎” 每块地都有容积率、密度、高度的限制,除了那种限高40米容积率又在2.5的变态要求之外,大多数地,不可能将所有指标全部顶满。 容积率除外,因为容积率决定建筑面积和产值。 房地产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同一块地,建筑面积是固定的,但不同开发商做出来的总产值是不一样的。 根据土地自身的长宽形状,和密度高度,一块地的总平,至少有几十种摆法,每种摆法,对应着市场不同的客户预期: 1)大围合型:密度最低,高度最高,这种摆法,说明开发商认为中庭值钱,缺点在于楼栋太厚; 2)小组团型:一定舍去了高度,或者容积率过高,可能追求洋房和多层; 3)高密度型:高密一定低层,否则容积率超标。 4)拉高拍地型:牺牲了高层的舒适度,认为低密度会值钱。 5)胡乱型:就是高高低低排排坐,那这个开发商一定是户型优先,让设计院摆下户型。 摆法有N种可能,但是开发商一旦选择某一种,就确定了栋数、梯户数、面宽、形态,也就意味着确定了客户。 对着沙盘,在脑袋里推敲其它可能,你大约就知道开发商是怎么挣扎过来的,N选一的心路历程,代表着他们对市场的判断。 这种方法不适合去看碧桂园的项目,因为他们一天出图,拿着集团统一的户型去强排栋数。自然也放弃了总平的很多种可能。 很多人认为,户型是价格之母。但是:总平代表产值,总平代表产值,总平代表产值。 否则,不管你去多少次,都看不懂麓湖的智慧:全成都最大的拉高拍低项目,高层豪宅的容积率在4.0以上,总产值是做足了的。但是,他聪明的将建筑用地散落在配套用地上,并且以“T”字型,160平米起的做出了T3大平层,让客户也出够了价格。 确定户型,未必能确定总平;但确定了总平,就确定了户型。 从户型图,看开发商的“取舍” 总平确定了,户型的总面积也就100%明确了,比如每套120平。户型图不代表开发商的智慧,但是代表开发商的取舍: 1)假设将120平米做成4房,他认为客群全是改善心态的首置者; 2) 假设120平米做成3房,代表他认为客户是第二次买房。 3)假设他将120平米做成套一,代表他认为客户是有钱的人。 4)假设强调了衣帽间和厨房,代表他认为客户是女人做主。 这个楼盘的户型面积是如何切割的,以及户型配比如何,代表开发商对这个片区的客户调研成果。 看完了土地、规划总平和户型,也就把楼盘的基本价值观看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