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搜索
查看: 8235|回复: 10

潍坊的五道堂与仙师庙 【刘督宽 陈树林】

[复制链接]

171

主题

4952

回帖

1万

积分

高二

平头百姓

wfits币
1727 个
注册时间
2008-10-22
UID
16006
发表于 2010-2-20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道堂与仙师庙是毗连的两座庙宇,位于潍城西南半里地五条道路的交叉口,即今潍城区爱国路中段路西,西通于家庄(今五道庙巷),西南通康家庄(今民生西街),南通铁路涵洞,北接柳树行子街通潍城南门(即今爱国路南北走向),向东经横里街(今人民街)通和平路。五道堂也称五道庙,建庙很早,已历五百年;仙师庙俗称老师父庙,建庙尚不足百年。两庙虽然相邻,却各有所祀,五道庙祀的是五道神,仙师庙供的是老师父,是个传说中的铁狸子精。两庙所祀的“神灵”不同,因而其成因也不同。五道庙承袭了更多朴素的传统文化因素;而仙师庙体现的只是当地的一种迷信习俗,并且至今还有信奉者。   
  从五道堂到五道庙
  
  明朝正德年间,潍县知县郭梦麟贤而有德,邑人曾建郭公祠来纪念他,年久祠毁。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太学生于某在废址上改建庙堂,祀五道将军及土地诸神,门匾上称作五道堂。明万历四十年(1612)重修。清康熙七年(1668)五道堂毁于地震,县令李应星等又倡捐重修。于康熙十五年(1676)五月初五神诞之日落成,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并立碑载述其事。后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又有乡人谭举、徐褒等经数年筹措,在庙附近买地三亩(合市庙10亩多),将五道堂修葺扩大,山门匾额改书五道神庙,潍县著名学者刘以贵撰写了《重修五道神庙碑记》。扩建后的五道神庙“庙貌隆威,大异畴昔”,深得邑人好评,一年四时香火不断。
  道,就是路,所谓道神(五道将军)即古代所说的行神。行,即出行,赶路,行神也就是路神。行居古代五祀之一,《礼记・曲礼下》“天子祭五祀”,郑玄注:“五祀,户、灶、门、中溜(屋檐下的水溜子,借指屋檐)、行(即道路)也”。古人对离家远行极为重视,为祈求旅途平安,出行前都要祭路神,称为祖,即“祖送”、“祖饯”,引申为“饯行”。将路神庙建于五条道路的交叉口,寓东西南北中各条道路皆有路神所辖之义,过往之人在此祈禳后上路,即可保佑无论走到哪里,旅途中皆无雨难风灾人祸。建此庙即为彰显路神的威灵和旅人祈福的依托。祭祀路神是古代祭礼的衍续,所以刘以贵在碑文最后说:“因为识其事,且衷诸古以谂(告知)后来之增修者,相戒勿忘也。”
  五道庙坐西朝东,庙台高约五尺,砌石阶十余级,八字形庙墙两面镶嵌石碑,庙台上山门三间,左右有男魂司、女魂司,正殿为五道堂,殿门上悬蓝底金字“神威远振”横匾,殿门两旁的楹联是“持宝剑护卫五道,举钢鞭威震八方”。大殿中端坐高大的五道将军神像,一手高举钢鞭,一手扶膝,勇武而威严。前面塑一红袍文官,手捧笏板;四大神像矗立两边,手持大刀宝剑等兵器,怒目直视,令人望而生畏。殿前院有钟楼、香火池,有四株古松,遮云蔽日,森森然更显出古刹风貌。院的北侧,还建有关圣帝君神龛。
  庙堂后院是百子殿,有送子娘娘观音塑像,有趣的是她的怀前脚下,塑有一大群神态各异、活泼可爱的泥娃娃,求子许愿者都来这里“拴娃娃”。据说不生育的妇女,喝了男娃娃的“小鸭鸭”能生贵子,许多娃娃的“小鸭鸭”都被掐没了。
  百子殿的后面,有一数百平方米的场地,是临时停柩处,当地许多因故不能安葬的灵柩,可在此处浮厝,以待改葬。杂草丛生,丘坟零乱,一片荒凉,平时少有人来,成了铁狸子、黄鼠狼出没之地。
  五道庙是活人祈求旅途平安之地,人死了也希望得到平安,附近住户遇有丧事,为死者“送浆水”、“发盘缠”也都是在这里。
  
http://hi.baidu.com/%CF%C2%BA%D3%C0%E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4952

回帖

1万

积分

高二

平头百姓

wfits币
1727 个
注册时间
2008-10-22
UID
16006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仙师庙的由来

  

  相传清末民初间,西南关从东北来了个老头,给人看病,医术高明,忽然有一天,老头失踪了。有人放言说,这是铁狸子精显灵,于是交口相传,越说越神,刮起了一股向铁狸子精求医求福的迷信之风,听信传言的人纷纷在五道庙附近焚香烧纸,上供设祭。西南关地方人士丁某遂倡议集资,倚五道庙南墙,向后错约两米处,建起了一座庙堂,称为“仙师庙”。并由清末状元王寿彭题写了“仙师庙”匾额和“仁术博施能济众,虔诚祈祷自蒙庥”的楹联,勒石嵌于庙门上额和两侧。

  仙师庙是木栅栏庙门,两旁各置坐望型石狮一个以示守护。庙堂规模不大,却也画栋彩柱,雕门透窗,颇为精致。神龛以隔扇相间,清秀的老仙师塑像,和颜善目,栩栩如生,身披斗篷端坐中央,人们都称他为“老师父”。左右分别是“二仙师”和“五仙师”的塑像相伴。堂廊供案底下建有“老师父洞”,上面用木板掩盖。殿堂后墙外留一洞口,上筑一小庙,可以从三面出入。堂前有方型铁制大香炉,供进香之用。从庙门到堂前是比殿堂还高的起脊铁棚,与庙堂连在一起,外观就像是一间大庙。棚内张挂了诸如“有求必应”、“神到病除”等感恩牌匾和锦旗。棚的北侧有角门与五道庙相通,南侧有僧舍三间,长年住一道士为庙宇住持。

  后来,又有人传说,老师父兄弟五个,老四外出未归,老三已回来与兄弟团聚,于是又有人出面倡议凑钱,于1946年,在五道堂与仙师庙两山墙空间,修建了“三仙师”神龛,其左右加塑了“胡(狐)三太爷”和“老三哥”神位,也称“三仙祠”。

  仙师庙建成后香火极盛,大大超过了五道庙。平日求医求福者,络绎不绝。迷信之风越刮越甚,铁狸子、黄鼠狼竟成了神仙。城内城外一些神汉、神婆(俗称香头)也应运而起,假托是老师父、胡三太爷的替身,穿家入户,烧香下神,代人许愿祈福治病以骗取钱财。每年农历三月初八据说是老师父的生日。这天,远乡近村的善男信女纷纷赶来进香朝拜者,多达上万人。庙里庙外,人群涌动,摩肩接踵,一整天香火不断,青烟燎绕,纸灰满天。五道庙地处深沟层崖,四周都是墓地农田,四乡前来赶庙会的妇女们,头插松柏、针线,挎着元斗,上盖红色包袱,三五成堆地席地而坐,有的诵经念佛,有的说道传教,还有的“拜干娘”、“结亲”、“许愿”。庙前扎台演戏,还有评书杂耍,小商小贩,吃食摊点,叫声、唱声连成一片,沟下坡上人山人海,成了当时潍县最大的庙会。

  这天向老师父拜寿许愿的信徒们,不仅带着香纸、奉钱,还有鸡、鸭、鱼、蛋、点心、面食等各种供品,香案上摆不下,绝大部分都从老师父洞口送入洞内,一天下来,庙内收到不少钱财、饭菜和食品。据知情人透露,老师父洞内放一大缸,从洞口投入的供品都掉在缸内,庙会结束,掀开洞盖板取出供品,由从外地请来的道士、和尚和庙会的执事、帮忙者分享。

  解放后,仙师庙的香火依旧,公安部门多次干预仍禁止不住。以后庙宇被拆除,成为街办工厂,但每年三月初八,仍有迷信者到此地焚香烧纸,至今仍未绝迹。
http://hi.baidu.com/%CF%C2%BA%D3%C0%EE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4952

回帖

1万

积分

高二

平头百姓

wfits币
1727 个
注册时间
2008-10-22
UID
16006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潍坊的五道堂与仙师庙
五道庙1.jpg
五道庙规划图.jpg
http://hi.baidu.com/%CF%C2%BA%D3%C0%EE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大学二年级

光头百姓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9-9-2
UID
29626
发表于 2010-2-20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299

回帖

5391

积分

初二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9-10-16
UID
32372
QQ
发表于 2010-3-23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RIMG0007.JPG 前几日刚去过五道庙,拍照留念!
RIMG0008.JPG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大学二年级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9-3-11
UID
21051
发表于 2010-3-23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上啊。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299

回帖

5391

积分

初二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9-10-16
UID
32372
QQ
发表于 2010-3-27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都是自家人不要客气的,希望以后能多多看到您的作品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大学二年级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9-3-11
UID
21051
发表于 2010-3-27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都是自家人不要客气的,希望以后能多多看到您的作品
杨柳轻风岸 发表于 2010-3-27 10:49
呵呵,好啊.多交流啊.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84

回帖

851

积分

小学三年级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9-1-6
UID
18605
发表于 2010-3-29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421

回帖

1946

积分

小学五年级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9-8-30
UID
29455
发表于 2010-7-16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多知道一些潍坊的历史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投诉举报|客服微信号:ppm0536|今潍网-潍坊论坛 ( 鲁ICP备14032312号 )

GMT+8, 2025-2-6 19:44 , Processed in 0.10588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