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搜索
查看: 4318|回复: 8

潍坊大槐树的由来初探

  [复制链接]

11

主题

93

回帖

452

积分

密码异常用户组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0-9-4
UID
49444
发表于 2010-9-8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过潍坊的人只要在东风大街走上一趟,就会发现在东风街到向阳路的地方,在宽广的东风大街的路中央有棵古老的大槐树。

     槐树两人合围粗,现已中空,但是长势依然旺盛,这棵大槐树据说栽于明朝洪武年间,有500多年历史了。

说起大槐树,不得不提我们老祖宗的迁徙辛酸史了。因为它见证了我们老祖宗从山西老家艰辛到此安家的历史。当然更要提一下我们的槐树之王--山西洪洞大槐树,因为这棵大槐树的由来和洪洞大槐树密切相关。

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2公里处。这株主干粗壮、枯枝杈桠、沟壑遍身的古木,就是古大槐树。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妇孺皆知。如若追寻它的由来,还得从元朝末年说起。
    与中原邻省不同,元政府统治的中心腹地山西却幸免天灾战乱的祸害,风调雨顺,经济繁荣,使得这里人丁兴旺,加之大批难民落足,山西尤其晋南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巩固政权,明初从洪武至永乐十五年,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明政府一共组织实施了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这里原有一座创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的寺院——广济寺,寺院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僧众济济,香客不绝。寺旁植有一颗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汾河滩上的老鸹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十分壮观。树下,车马大道横穿而过,四方行人络绎不绝,是个交通要地。由于洪洞地处人口稠密的中心地带,又地势开阔,四通八达,便于集中驻扎移民,因而明政府就在广济寺设局驻员,专办移民事务,大槐树下成了移民的聚散之地。   
    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北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少部分迁往晋北、陕西、甘肃、宁夏,这些移民后来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大规模地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在中国历史上也仅此一例。当年,移民们就是在这里领取凭照川资后上路的。临行之时,移民纷纷折槐为记,频频回首,最后看到的只有大槐树和老鸹窝,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鸹窝就成为移民惜别故土的标志。随着岁月的流逝,后人们已记不清到底迁自何县何村,惟有大槐树深深刻在了一辈又一辈人的心里。   
    据说当年移民时,为防止逃跑,官兵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人脱掉鞋,用刀在小脚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因而直到今天,凡是槐乡移民后裔的脚上小趾甲都是两瓣。 莫道源渊无考证,私家记述最为真。”“故老相传谈轶事,问君足指果如何?”各位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验一下。   
    迁徙时,官兵为防止百姓途中逃跑,往往采用反绑形式,然后用一根长绳连接起来,押解上路。由于路途遥远,时间长了,背手成为习惯,以后迁民仍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厂这个习惯。     还有现今常用的解手一词来源于迁民。据说在长途跋涉中,人们需要方便时,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语言就简略了,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双方就都明白了是什么意思。此后,解手成为一个有特定含义的名词。   
    移民迁到新居后,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恋,多在新居前栽种槐树以志纪念。还有些移民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蒲州营、长子营、红铜(洪洞)营等,说明了他们当年的迁徙地。许多流传至今的族谱碑文,也记载了迁徙的过程。这些都是当年移民背井离乡的历史见证。   

     碑亭建于1911年,是由村民景大启集资修建的。碑亭所在地,就是古大槐树的生长地。这座亭虽不长,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石碑一座,高3.5米,宽80多厘米,碑额盘龙间篆书“纪念”二字,碑上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书大字,碑阴刻着叙述迁民事略的碑文。碑亭后的石经幢,古朴典雅,为金代作品,是原广济寺的遗物,也是当年迁民情景的目击者和见证者。     据载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卢永祥等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劫,惟独到洪洞后,军士经古大槐树处,全部下马罗拜,徘徊不肯离去,而洪洞百姓生灵财物得以保全。这一段传奇,也使洪洞人引以为自豪,从而留文记载。   
    碑亭右侧的3间建筑,是供寻根游人歇憩品茗的茶室,楣上匾题“饮水思源”四个大字。诸位不妨在此略坐饮茶,以发思古之幽情。     这座四柱三门,古色古香的牌坊,与碑亭、茶室同时修建。它的两面横额分别刻着“誉延嘉树”和“荫庇群生”,横额两面的对联为“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思。”是啊,600年来,古大槐树下的移民后裔已遍及全国,甚至远播海外。如今,万里迢迢到此寻根祭祖的槐乡后裔源源不断,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表上共有搜集整理出来的姓氏450个,以供寻根者查询。   
     汉代古槐已然消失,同根孳生的二代古槐业已成枯干,但第二代新槐正枝繁叶茂,充满生机,如同移民子孙的殷盛。在这里,1983年洪洞县政府新建了门楼和围墙。1984年,又在贾村与太茅公路交接处修建牌楼一座,横额上“古槐逢春”四个大字由已故的著名书画家董寿平先生题写。1998年规划里规模宏大的“古槐寻根祭祖园”中的主建筑“寻根祭祖堂”已破土动工,古槐故乡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回归的子孙。  

这棵大槐树现在已经被文物部门当古物保护起来了,希望我们这些山西大槐树的子民后代来潍坊的时候到这里参拜一下,也算不忘本吧。也希望全国各地包括我们潍坊各县的记载历史的大槐树能被重视并保护起来。

    当年,大槐树下伤心泪洒。今天,古槐之前欢聚一堂。回首往事,展望未来,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脉相连,心心相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8

主题

14万

回帖

23万

积分

大学四年级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4-10-18
UID
58
发表于 2010-9-8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哇,悠久历史了啊,人家说树可中空不可去皮
正品韩妆销售,有可莱丝、迷之芬、伊思、后、雪花秀、兰芝、九朵云等多款产品。本人承诺绝对韩国专柜原装正品~~有需要的亲请添加微信:wfitsby  
坛友有优惠哦~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497

回帖

1万

积分

高一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9-9-19
UID
30803
发表于 2010-9-9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嘛!
小桥 流水  人家  枯藤  老树  昏鸦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

回帖

115

积分

学前班

学生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0-9-27
UID
50348
发表于 2010-10-17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6_359:}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1184

回帖

3830

积分

初一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2-3-30
UID
74391
发表于 2012-4-6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风街上的大槐树是原来“文庙”里的。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3768

回帖

5594

积分

初二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2-3-31
UID
74412
发表于 2012-4-6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393

主题

9395

回帖

2万

积分

高三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1-5-27
UID
61353
发表于 2012-10-9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618

主题

6524

回帖

2万

积分

高三

wfits币
1472 个
注册时间
2011-7-8
UID
63360
发表于 2012-10-11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老头123 于 2012-10-11 09:58 编辑

我曾在此槐树下上过学。“山东省立潍坊第一中学”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702

回帖

9754

积分

初三

棒槌级文史爱好者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0-7-25
UID
47732
QQ
发表于 2012-10-11 1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风街路中的大槐树不是文庙的两件遗存之一吗?
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置个人死生于度外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投诉举报|客服微信号:ppm0536|今潍网-潍坊论坛 ( 鲁ICP备14032312号 )

GMT+8, 2025-1-18 15:43 , Processed in 0.10166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