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幸福潍坊、增加人民福祉、创造幸福生活,既是全市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根本目的。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新期待,把人民幸福作为最高目标,着力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方便的医疗、充分的就业、完善的保障、满意的公共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满足感、对环境的舒适感、对社会的公平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加快建设物质富裕、精神满足、安居乐业、社会公平、人文关怀的幸福城市。
物质富裕是“幸福潍坊”建设的基础前提。只有生活殷实富足,人民幸福才有保障。要坚持富民优先,坚持制度化安排、项目化落实、系统化解决民生问题,深入实施富民惠民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要逐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和低收入者收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精神满足是“幸福潍坊”建设的重要内涵。精神满足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求健康的愿望,让群众心情愉悦、精神富足。要更加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积极创造条件满足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要建立完善社会事业发展多元化投入机制,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社会事业。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现代教育制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均衡教育,提高教育优质化服务水平。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安居乐业是“幸福潍坊”建设的基本条件。安居是幸福生活的要素、乐业是幸福生活的渠道、安全是幸福生活的必要保障。要创造优良的生活工作环境,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努力提升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公共安全,实现安全发展。要深入推进平安潍坊建设,广泛开展和谐创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公平是“幸福潍坊”建设的基石。只有在公平正义的环境里,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理顺、和谐,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才会感到幸福。要加快依法治市进程,弘扬法治理念,开展普法教育,严格依法行政,推进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各项工作法治化。要努力为每一名社会成员提供公平公正的机会,关注社会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渠道,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社会每个角落。
人文关怀是“幸福潍坊”建设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关爱为魂,着力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让全社会充满人情味、亲和力,让每一名社会成员感到温暖、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共建共享幸福家园,切实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共产党人的根本追求。全市上下要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任务目标和思路举措,解放思想,拼搏实干,开拓进取,为建设“幸福潍坊”作出不懈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