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4-9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慧聪广电网】狼真的来了!在2011年广电与电信就IPTV深度博弈的时候,OTT话题似乎才萌芽初显,那时恐怕很少人会意识到:借着CES2012,OTT TV会一跃而起,大有成为IPTV与数字电视劲敌的架势。
超越,OTT站在了科技的临界点
今年3月,在DVBWorld2012上,西门子公司Stefan Jenzowsky教授无奈的表示:我知道STB还剩下一口气,但摆在我们面前的Apps有着更高的安全性、(基于EPGs的)可操作性以及升级潜力。大量的开发者将加入到Apps的开发中,它对传统数字电视造成的威胁相当于当年Skype对通话业务冲击一样。这种本质上是OTT TV的技术模式崛起的速度让人吃惊。
爱立信(中国)季志荣在CCBN2012上也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整个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趋势下,新媒体不断涌现。统计表明:目前互联网视频用户超过了互联网使用者的52%,用户对互联网视频的认知、认可程度不断提高,意味着新媒体的下一轮爆发即将到来。
就好像印刷术之于誊写者、电话通信之于邮差、互联网之于报纸一样,前者总是会在普及后极大地冲击后者,甚至取代其地位。随着具有百年历史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将停止出版印刷版的报纸,专注于经营其新闻网站、244年历史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宣布停止印刷,未来将专注于电子版本: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事件将越来越多,电视广播也正在积极向新媒体转型。
随着智能化浪潮的来袭,广播电视行业也将经历革命。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开始习惯于个性化的娱乐生活。突飞猛进的技术让智能化显得触手可及,NAB2012上,住友电工联合英特尔开始展示速度可达10Gbps,传输一部完整的高清电影只要30秒的“Thunderbolt”产品;ARM旗下的Mali系列GPU产品可以稳定的进行64位双精度运算、保障几乎所有APP的稳定运行。
在本质上,OTT TV技术已经与传统广播电视不在一个层次。OTT是科技临界点的新产物,显然将深刻的改变人们的生活。
前景,更多用户流向OTT
据上海市工商局近日发布的《2011年度上海市广告市场状况》白皮书显示,互联网广告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67.9%,增速远超广播电视。2011年,美国互联网广告收益达317亿美元,首次超过有线电视。
随着互联网大发展,宽带毫无疑问的成为了最具价值的网络。相比广播电视的收视模式,OTT TV显然新鲜的多。在北美,从2010年二季度起,美国付费电视产业(包括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和通信公司的电视业务)用户数出现了不可逆转的下滑。据CNN引述扬基集团的一项研究指出,2011年有八分之一消费者将取消或缩减其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或其他付费电视服务。随着免费网路电视的普及,付费电视被削减的猜测成为事实,虽然目前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表象,但却揭示了一个消费者消费心理改变的预兆。
用户的收视习惯在持续改变,随着流媒体技术的演进,提供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的视频之后,OTT视频自然能够赚钱。
更为重要的是,在市场驱动的产业环境下,OTT用户更愿意为个性化的业务付费。
用户使用习惯是视频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相比更愿意为互联网服务付费的高ARPU值人群,广播电视收视人群显然要“吝啬”的多。这在中国尤其明显:中国用户的收视思维仍停留在每月支付收视费上,对更多的个性化视频内容兴趣缺缺。在中国运营商的数字化整转过程中,收视资费由原有13元(模拟信号)升至23元(数字信号),虽然提供的视频内容取得了飞跃,然而用户们对10元的提价仍有颇多抱怨。
在英国,付费电视用户要大方得多:英国付费电视起步于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始制作播出电视节目,其历史几乎与电视的发展史同步。这个现状对受众的收视传统、收视心理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在用户的理念中,为电视节目付费是天经地义的。这为后来欧洲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做出了良好的铺垫。2012年,欧洲大多数模拟信号服务均将关闭,欧洲广播电视数字化基本完成。
布局,OTT业务正在酝酿爆发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启动,未来中国宽带的性价比将进一步提升,当带宽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高清内容将在流媒体中稳定的播放,届时广播电视的优势不再独具。
细心的用户可能发现,智能电视上的接口呈多样性发展:广播数字信号、宽带、电视棒装置均可连接到电视机。这对广电潜在威胁巨大:电视机或将沦为一个显示屏,又成为公共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出口。
电视可接入多个信号源,视频内容可以选取最便捷的方式接入并播放,于是内容提供商的身价开始扶摇直上。随着近期优酷土豆合并;搜狐、腾讯、爱奇艺宣布创建“视频内容合作组织”(VCC),国内视频网站开始深度整合,他们显然是在为未来OTT TV业务的爆发做关键性的准备。
国外视频网站是国内模仿的对象:在DVBCN时评《YouTube:我们越来越像虚拟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中,YouTube展示了聚合100个频道线性电视频道TV指南;更令人惊叹的是YouTube已经可以做到将用户细分,达到广告精准投放的目的;有报告称59%的美国用户希望通过付费电视服务平台点播YouTube内容。另一个知名视频网站Hulu也将改变免费加广告的开放运营模式,只对付费电视用户开放,非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用户将无法在线收看Hulu的影视节目。拥有内容优势的视频网站开始占据优势地位,他们的底气越来越足。
OTT TV已经开始入侵客厅,新的商业模式以及内容服务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留给广播电视行业的窗口越来越小,广电将如何应对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