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到了一篇名为《潍坊玛丽妇产医院:“夸下海口不好改”虚假宣传依然有》的文章,一看是人民网什么潍坊站发的,再仔细看完这篇文章,我懂了,这又是一篇利用媒体手段对医院进行所谓的“保护费”收取,作为一家医院工作者,对此我真是感同身受。 我在潍坊一家医院工作,有一天突然有两个自称是记者的人跑到我们医院,说有患者投诉要采访,之所以说是自称,是因为尽管我们再三要求但他们就是不肯出示记者证或介绍信。当时碰巧医院领导不在,主要是我们也不太懂得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就没接受采访。结果没几天,网上(其实就是人民网潍坊站),突然出现对我们医院的不实报道,负面报道,内容怎么说呢?一句话就是望风捕影,断章取义,甚至可以说是蓄意诽谤。因为人民网站的权重很高,这篇文章总是出现百度的前几页,对我们医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只想说当时我们还是太年轻了,从没有遇到过这种事,一时乱了阵脚,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关系来摆平,我们联系了这篇文章的记者,阐明了我们的想法,没想到他们竟然狮子大开口啊,说是可以进行新闻合作,以后就不会出现负面报道了,一年5万元。为了医院的声誉,我们别无选择只好满足了他。但是心中对这种所谓的“记者”,用写的所谓的“报道”来谋取私利,只为收取“保护费”的行为感到深深的痛恶和不耻。同时也怪当时的软弱,没有通过正当的渠道去申诉去解决。 作为一家医院,说句实在话,在今天的大环境下,本来就是非常敏感的是非之地,一有投诉,不说缘由,受众马上就认为是医院错了。对此我们也理解,但这却被一些媒体当成了赚钱的工具,利用公众对他们的信任,利用自身方便的媒介手段,冒用“舆论监督”的神圣之名进行“豪夺”,从中得到不菲的利益。这不仅误导了群众,也破坏了企业的形象,最终败坏的是媒体信誉和社会公信。 说来也巧,我之所以能看出这篇“新闻”有猫腻,就是因为我嫂子前段时间在玛丽产刚下一个7斤8两的男孩,她的产检也是在玛丽做的,我陪她检查过2次。对玛丽的服务还有一定了解,下面我就给大家分析分析。 1、我嫂子在玛丽做的唐筛,出现了报道中相同的情况,我嫂子的产科专家反复对结果进行比较,对我嫂子详细说明了情况,并且建议说如果条件许可,可以进一步做一个DNA检测,因为唐筛有一定的误差率,这样可以排除一下隐患,也算是求个心安。她只是给了一个合理化的建议,完全没有感受到任何推销的意味,因为这个检测也不是玛丽做的。并安慰我嫂子说这种情况出现几率不高,不需要太担心……我听了心里都暖暖的,这样子的服务说主任医生态度不好,简直没天理啊。 2、报道说“在其官方网站主页上曾自称是潍坊市卫生局直属三级专科医院”,是否直属我不清楚,反正我们看到网站的医疗执业许可证是潍坊市卫生局发的,反正我们医院也是,有啥事还是直接向卫生局汇报。 我就是无意间看到这篇报道,想起我们医院的相同遭遇,有点兔死狐悲的感觉,关键就是看不过,并对潍坊玛丽妇产医院表示深深的同情,遇到这种难缠的事,搁谁身上都不好过啊,但是虽然委屈确实有口难言,更担心我们以后再遇到这种人。 我还知道除了我们医院和潍坊玛丽妇产医院,还有很多医院也遇到了这种所谓的“采访”。所以想请各位网友给出个招,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