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搜索
查看: 2206|回复: 3

潍坊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昌乐孝子王裒的传说(发帖)

[复制链接]

1

主题

74

回帖

271

积分

密码异常用户组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8-10-28
UID
16168
发表于 2009-3-25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体现了儒家乃至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根深蒂固的意识,在中国传统社会,孝不但是立人之本、立家之本更是立国之本。在今天,我们仍然把它作为衡量一个人品质优劣的基本标准。从古至今,流传着许许多多的孝子贤孙的故事,唱吟着虽悲凄却感人的动人歌谣,在潍坊昌乐就流传着孝子王裒的故事和神话色彩的传说,王裒的传说列入潍坊第二批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慈母惊雷”

王裒孝行有史为证,元人郭居敬在《二十四孝》中说:“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晋书·王裒传》载:王裒,字伟元,北海营陵即今昌乐县人,魏晋时孝子。其祖父为汉末名士王修,父为魏司马王仪,王仪被司马昭嫁罪屈杀。王裒痛父屈死,决然负父遗骨从洛阳携母返回原籍昌乐,投奔祖父生前好友华岩寺住持。住持拨几亩庙地给王裒母子耕种,用寺庙厢房办起学堂,骋王裒授课,赚资以添家用。从此,王裒在故乡以教授为业,兼事农桑,将父亲遗骨安葬寺前,搭庐墓侧,母子得以安家。裒母性畏雷,母殁后,每逢打雷,王裒就到母亲墓前扶树而哭,并大声说:“母亲莫怕,裒儿在此!”公元265年,司马炎灭魏称晋,大赦天下,下诏“平反”王仪,诏令王裒承袭父爵。然王裒三征七聘皆不就,永不仕晋。公元311年,汉刘曜攻陷洛阳,大肆烧杀抢掠,齐地盗匪四起,当地人大批南迁,但王裒恋祖茔不肯离去,遂为盗贼所害。
相对于史书谨严的叙述,昌乐民间还流传着关于王裒更为鲜活生动的几个传说:
“怒斩黑龙” 相传,当年王裒携母归乡,夜宿古寺,母亲梦见一条黑龙入怀,竟然怀上了身孕。三年后的五月十三,生下一个黑胖小子。这黑小子生来特别,当天睁眼说话,二日满炕乱爬,三日满屋小跑,七日上街玩耍。且性急,食量惊人。一日天下大雨,黑小子偷跑出去玩水。母亲在家前的大湾里看见黑小子变成一条小黑龙,母亲惊骇跑回家缩作一团。黑小子回家要吃奶时,母亲赶他出门不准其进屋。黑小子饿极性起,打一个霹雷,现出龙形,母亲震昏后吸干母亲的奶水。从此,王裒母亲听见雷声就害怕,王裒见母亲天天受黑小子的折磨,就想除掉他。六月初一王裒与母亲相约除妖,小黑龙见王裒执剑把门,就打一个霹雷现了原形,张牙舞爪地向屋里冲。王裒急忙挥剑相迎对促母亲念咒语,母亲急念:“王裒斩龙,王裒斩龙!”王裒与小黑龙大战,斩下小黑龙半截尾巴。母亲一时害怕别了嘴,反把咒语念成了“龙斩王裒”。小黑龙没了咒语法力的压制,打了个惊天霹雳,震昏母亲和王裒,驾洪水往东北方向而去。等王裒苏醒来,发现母亲炸雷震死了。王裒伤心欲绝,抚尸大哭三天三夜,才将母亲的尸体与父亲的遗骨合葬,日夜守孝直至天年。
“没尾巴老鲤(李)”话说这小黑龙逃到东北,看见一条大河决堤淹没了庄稼,后知是一条白龙作怪。小黑龙得知当地居民都是从山东来的老乡时,就决心为民除害。是夜,小黑龙变回原形,跳入河中与白龙厮杀,终打败白龙,把其赶入海底。从此,小黑龙主宰这条大河,水患消逝。山东老乡为了感谢小黑龙,跪到江边恳求见恩人一面,小黑龙怕吓着乡亲们,就摇身变为一条大鲤鱼,在江面上游了两个来回闪身而去,可小黑龙被王裒砍去的尾巴却变不出来。“没尾巴老鲤(李)”镇守黑龙江的传说在山东老乡中传播开来。山东老乡就把这条大河命名为黑龙江,把大白龙冲开的另一条河流叫做白龙江。直到今天黑龙江上行船总是先喊一声:“船上有山东人吗?”船上总是回答:“有山东人!”这条船就会得到特别的护,一帆风顺。
“雹子不打孝廉地”人们认为因为王裒和小黑龙,此地总是祈雨必应,没有天灾。每到农村夏季干旱时节逢到“雨节” 五月十三、六月初一总能祈雨必应。农谚有“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因为这天是“没尾巴老鲤”的生日,而龙能行风唤雨。六月初一是王裒母亲的忌日,“没尾巴老鲤”来上坟,必痛哭一场,所以有“六月初一雨淋淋,没尾巴老鲤来上坟”的谚语。而在昌乐据说王裒院村周围十几里以内,从来没有受过冰雹灾害,即使下冰雹也是几个豆粒大小的雹子,成不了灾,这是因为“没尾巴老鲤”改邪归正治理黑龙江造福人类,受到玉皇嘉奖,特赐“免雹招牌”一面。又因王裒筑庐墓侧教书育人,德操高尚被乡里举荐为“孝廉”,“雹子不打孝廉地”因此而来。当年没尾巴老鲤冲出来的那条河,也因王裒的“孝子”名声,被命名“孝夫河”。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孝子王裒念母之眷眷之心,闻者无不恸然,他每次授课读到《诗经·蓼莪》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时,无不痛哭流涕,泣下沾襟,学生们干脆把《蓼莪篇》隔过不读,以免老师听见伤心落泪。孝子王裒为后世敬仰并广为传颂,明朝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王裒墓前竖了一块高2.2米宽1.1米,上书“魏孝子王裒之墓”,落款是“大明成化二年”的石碑(何人倡导失考)。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5年)马宋街乡贡生刘用贞庆贺其子刘约中武进士,捐巨资修葺王裒墓院,砖砌垣墉以禁樵牧,并亲手栽植六十六棵松柏于墓院内,时昌乐县令徐人元作诗颂之刻碑立于墓院。从此,王裒墓院巍然形成,松柏葱郁、香火愈盛。嘉庆二年(1797年)昌乐县令魏礼焯见墓园周垣残缺,砖蚀斑驳,毅然带头重修,乡绅也解囊捐资,百姓们斗谷升豆以表其心,终将原来墓园建成南北长近百米,东西宽约60米,占地三大亩(合10市亩),且围墙工艺细致坚固,系石灰砂浆打磨出浆而出,厚50厘米高2.5米,此事载在县令魏礼焯撰文《重修魏孝子王裒墓引》碑记中。嘉庆20年(1816年)潍州知府窦炎再次捐俸重修王裒墓院,此次重修新建凉亭三楹,八根八楞石柱巍峨挺拔,雕梁画栋,斗拱飞檐,丹壮丽,松柏巍然,成为方圆万里著名的人文景观,同朝知府阎学淳撰文《重修王孝子墓院碑记》刻碑以示祝贺(《昌乐县志》载)。
而民间关于王裒的纪念则更具鲜活的神话色彩。
“松柏逆西”据《昌乐县续志·古迹志》载:“魏孝子王裒墓,在县治东南五十五里之马宋集迤东八里。”即今昌乐县营丘镇王裒院村。该村原名桃花村,后改为王裒院,位于昌乐县城东南30公里,省道胶王路北,西距镇住地马宋5公里。该村的老人讲,墓院内那六十多棵两搂粗的大松树,没有向西探的枝,即便是西边发的枝也弯向东或南北,这更增加了老百姓对王裒的崇拜和神秘感,每年古历九月十七日(王裒诞辰)举行相当隆重的拜孝子盛会,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人烧香一封,添土一兜。日积月累孝子墓逐年增高,鼎盛时期墓高20余米。
“仙方活人” 据老人们讲在王裒院墓凉亭子西间正面上方,原来有一块赭底金字的长匾,上书“仙方活人”四个大字。这里有一段传说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汶河岸安丘境内某村有一个大户忽然得了重病,四处求医问卜无果。他的儿媳妇很孝顺,听说昌乐有个王裒爷很有灵气,前来求拜,结果王裒显灵,其大户吃了儿媳妇求来的神药,没多久竟康复如初。为了答谢王裒的救命之恩,其家请人做了一块赭底金字的长匾,上书“仙方活人”四个大字,挂在了王裒墓院。王裒赐药的传说被人们一辈辈传了下来。
“灵佑乡人”传说王裒院庙里有许多上供用的盆子和碗,村民葬丧嫁娶大办宴席时必去借用,用完后再送回,据说用了这些盆子碗就会沾上灵气,办什么事都顺利。农忙时节如果家里无人照看孩子,送到庙里,孩子会不哭不闹、平平安安。当地人以此凭借王裒的灵气,祈求吉祥、平安。传说中的王裒佑民除灾,非常灵验,昌乐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和九月十七(王裒的生日)都有大型香火会。香客游人纷纷前来祭拜,或祈风调雨顺,或求福寿康宁,或求神灵赐药,以期获得心灵的慰藉。
“莫遗哀魂泪洒枯”
清朝康熙年间昌乐县令徐人元作诗一首以颂刘用贞捐资修葺王裒之墓,其中有“莫遗哀魂泪洒枯”的诗句,而这体现中华文化的王裒墓的确应以保护,而1947年潍县解放前夕,墓院内的六十多棵大松树被陈金城的部队全部割去修了碉堡。从此,墓院日渐凋残。“文革”期间,王裒墓院又被当作“四旧”魁首,凉亭砖瓦木料拆去建了学校,八九座石碑修了桥,院墙坟堆被挖去填沟垫坑,从此,王裒院村犹在,王裒墓院荡然无存。改革开放后,随社会各方面走入正轨,镇政府和周边村民陆续投资20多万元,再次重建王裒墓院,在墓院旧址西旁(旧址已是学校)重堆坟垅,将有记载的碑碣搜集查阅重新刊刻。借古历九月十七王裒生日之机举行重建王裒墓院揭牌典礼,启集赶会,三事并举,相得益彰。近年,搜集了部分古碑,重刻了多方碑记,出版了有关书籍,被列入了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次又被列为潍坊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希冀把这一珍贵文化保护好、传承好。

0

主题

109

回帖

537

积分

小学二年级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8-10-26
UID
16105
发表于 2009-3-25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9967

回帖

1万

积分

高三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8-11-2
UID
16334
发表于 2009-3-25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4

回帖

271

积分

密码异常用户组

wfits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8-10-28
UID
16168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这么少人看呢 我自己顶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投诉举报|客服微信号:ppm0536|今潍网-潍坊论坛 ( 鲁ICP备14032312号 )

GMT+8, 2024-6-17 16:55 , Processed in 0.10964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