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中国古九州之一的青州市西部山区,有个叫陈家车马的小村子。村中有一个仅凭一把凿头、一把雕刀,赋予顽石以生命,赋雕像以灵魂的中年汉子,被国内艺术界称为“雕刻艺术大师”,他就是青州佛像雕刻艺术家、民间文化的守望者、农民石雕艺术大师——孙鼎万。
孙鼎万雕刻龙兴寺佛教造像作品 1967年,孙鼎万出生在这个小山村的一个贫困家庭里。他自幼深受家庭熏陶,热爱传统文化:喜雕刻,迷书画,恋碑帖。1995年,他怀着一颗崇敬之心,寻访各地幽林名刹,与诸多大德高僧结下不解之缘。在遍求民间雕琢匠师继承古人的同时,从书法、绘画、音乐中获取营养,对民间传统的工艺制作及艺术特色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表现方式。 在外取经的他回到青州已是1998年,从新闻中得知外展的青州龙兴寺佛像回家了,孙鼎万放下手头的事便前去参观。他顺着博物馆佛教造像展厅的指示牌拾阶而上,踏进二楼的展厅,一眼望过去,他惊呆了,一种莫名的情绪瞬时涌上心头:“心头一声霹雳,震得我五脏俱焚,身体刹那间犹如触电的感觉,我瞬时间就被定在了那里。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擦了还流。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孙鼎万说。
仿北齐思惟菩萨像
一连参观学习了好几个月,他走遍青州大山,翻山越岭找来青州“十三层白”石灰岩,(石头形成于亿万年前,结构细腻,软硬适中,绵密耐刀,极为适合雕刻,为青州所独有)。他依照已经印进心里的出土造像的样子,一凿凿雕了下去,每一雕都有着他对传统文化无限地敬仰和虔诚,都有着对先人精湛技艺的崇拜。 他不仅以博物馆的佛像为题材,还购买了大量的佛教文化典籍及中外雕刻艺术理论书籍,潜心学习钻研。他从史料中得知,古代佛像雕成之后的打磨是很耐功夫的:先用砾石,再用稻草竹苇,接下来用粗布,最后用丝绸。如此打磨之后的佛像才有滑不留手的细腻。每件佛像雕刻完工之后,孙鼎万都会依照传统的工艺打磨,别人笑他脑子笨:古代是没有先进的电动机械,如有的话工匠也不会费那么多事。孙鼎万笑笑,依然固执的坚持。直到现在,孙鼎万还是坚持除了开石头的时候用电动切割机,其余工序全是手工打造。随着他作品的不断问世,青州佛像雕刻艺术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泊,在艺术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有人拿他的作品和博物馆里的出土造像比较,说已到了很难辨别区分的程度,孙鼎万面对这样的评价微笑着摇头:差距很大,差距很大……
为泰和寺雕刻“千手观音”(高610厘米)
他说,每件作品在雕刻的过程中,他不知道要跟它讲多少话,每件作品从手下诞生的时候,它都有了生命有了灵魂,都沁透了自己的情思和心血,每一件作品都打上了他生命的印记。 每当一件满意的作品将要被人请走的时候,孙鼎万总是找个理由让作品跟他多待一些时候:他会设案焚香,静静地和佛像说话。他希望的是自己的作品能去到善处,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华民族的雕刻艺术,能对传统文化心生敬慕。
孙鼎万佛教造像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品不仅得到了收藏者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肯定。2007年,他的石雕技艺被列入潍坊首批非遗保护名录,他个人也被评为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雕传承人。 2009年,中国文化部组织部分非物质遗产专家来青检查指导“非遗”工作,看了他的作品,专家们瞠目结舌:太美了,简直是东方维纳斯。
从1997年开始专注于佛像雕刻,在孙鼎万的手中,已经诞生出了400多个精美绝伦的仿古佛像。
“自己总有一天会拿不动凿子和雕刀,很想把手中的技艺传授给真正喜欢和热爱的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把雕刻艺术发扬光大。”孙鼎万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