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对,你没看错,古代人是有“身份证”的。虽然那时的“身份证”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身份证,但只有有身份的人才有,普通老百姓是没有的。那么古时候“高大上”的身份证,都是啥样的呢?
隋唐鱼符最为典型和流行最早的身份证始于隋唐时期,鱼符最为典型和流行,使用时间亦久。登录信息比较简单,一般就是姓名、官职两项,不会有出生时间、性别这些内容,有的甚至连姓名也没有。 鱼符分左右,使用方法是:左符放在“派出所”(当时的内廷),作为身份证的“底根”;右符由持有人随身带着,作为身份证使用。
大周时期留下“金龟婿”的说法大周时期,武则天改用龟符。金龟是唐代官员随身佩戴的一种辨别身份、区分官位高低的饰物,佩戴者皆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后世遂以“金龟”作为高官或身处高位的代名词,而“金龟婿”则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
明朝乌木腰牌或为郑和所用牙牌是明代使用的身份证,牙牌有象牙、兽骨、金属、木质等多种质地,视身份、地位、功能的不同而有别。 而且,明代身份证的用途已不局限于官员,开始向中下阶层方面发展。2004年,在南京明代宝船厂遗址第六号船坞遗迹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疑似郑和的身份证。
清朝后宫妃子都有“绿头牌”清代身份证多称“腰牌”,牌子上不仅要写清姓名、年龄、单位、职业、官衔等,还会特别注明身份证的用途。 后宫妃子的身份证,称“绿头牌”。没这张身份证,脸蛋再漂亮,再风情万种,也别想得到皇帝的召幸。清代各阶层的身份证以帽子上的顶子(帽珠)来证明,以此区别使用者身份的高低与官衔的大小。如果是秀才,可佩铜顶;若为一品大员,则佩大红顶子。
僧人、**也有合法身份凭证相对于等级身份证,职业身份证和临时身份证更简单、随便。 僧人的身份证叫戒牒、度牒,凭此牒可化缘、筹善款;**也有腰牌,它是性交易的合法证明。“路引”、“门券”则属于临时身份证,相当于现代的介绍信。
古代身份证如何防伪为了防止造假发生,会在身份证上注明严重后果。如明朝规定“借者与借与者同罪”,“依律论罪”。 除了加强对身份证的管理、核对外,一般有两种防伪办法。
一、设置“防伪标记”。为鱼符配一个袋子,即所谓“鱼袋”。唐高宗时给鱼符配一个相对应等级的袋子,皇帝召见时,你有符还得有袋子。
二、制作不同质地的身份证。鱼符的材料各不相同:亲王及三品以上用黄金,五品以上用白银,六品以下用铜。鱼袋也有区别:三品以上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 到了清朝,要求比较高的腰牌上会录入持有者的面部特征,这也许是现代身份证上大头照的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