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陈增,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嵌银髹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专心致力于嵌银髹漆技艺50余载。代表作《春潮图地屏》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山东厅;《紫檀木嵌银宫扇》参加2012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当红木嵌银遇到大漆清道光年间,有一个叫姚学乾的匠人做了一个玉石盆景,用红木配了底座,为了装饰性强,又用银丝嵌在红木上。他创造的红木嵌银工艺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他也成为红木嵌银的第一代传承人。
▲陈增嵌银丝
第二代传承人田晓山用这种工艺做一些小件,比如梳妆盒。银丝镶嵌和红木都价值不菲,他索性用天然大漆来髹饰表面。红木嵌银产品越来越受人们喜爱。
▲红木嵌银产品
到第三代传承人刘东候的时候,他将各种嵌银工艺进行组合,把几个嵌银丝的老工人以及对大漆很有经验的技师组成一个小组,开了一个红木嵌银铺子,把嵌银产品作为高档礼品和实用品推广起来,品种越来越多,有墨盒、菜盒、梳妆盒、老年人拄的拐杖等。红木嵌银逐步形成小作坊生产。
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红木嵌银漆器主要分三大类,一种是装饰或实用性的小件产品,如看盘、梳妆盒、文房四宝等摆设;中件产品可做一些小橱子、小长桌、小摆件;大件产品主要是用在家庭、会场和宾馆的配套家具,把红木嵌银技术的特点和当代发展的红木家具结合起来,让人们喜欢,还得能用,能永远传承下去。
▲雕刻工具
不管做小件、中件、大件产品,用的都是上好的红木木材。红木嵌银产品大致有四道工序。
Step1:木工下料及其加工从红木的花纹上、色泽上进行精选。把花纹一致、色泽区别不大的好木材选出来,用在产品的重要部位上。
▲画设计图
Step2:木工安装、雕刻并角、严缝是这项工序的重点,根据加工部位的部件进行卯榫结合。用的工具是小锯和刨子。
▲嵌银丝所用的工具和材料
Step3:嵌银丝嵌丝是在木头上贴上画面,找画面的线条,割上刀口,把金银丝一点一点地嵌进去。它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不振丝,别割太深了,太深了,银丝会振下去;一个是不倒丝。
▲正在嵌银丝的产品
Step4:髹漆红木嵌银最后的那一遍漆是上罩漆,是用指头来上,因为指头本身带着温度,用指头扫出来的漆层很柔和。所以擦上这个漆以后,漆粘了手的温度,还要露底子、露木纹,特别润滑、均匀,光亮度特别好。潍坊嵌银最大的特点,也是最难以掌握、难以学会的,就是最后这遍罩漆。
▲擦漆
明代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发展到了巅峰。明代家具就是这样,朴素、大方,线条流利,造型圆润、光滑,结构合理,让人爱不释手。清代家具则工艺复杂,全部是雕刻,密密麻麻的,它增加的工艺流程、雕刻部件也好,看着非常周密。 以前潍坊红木嵌银产品基本上是小件,一直考虑怎样把潍坊嵌银发展到大件产品上去。 而且,现代社会发展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非常喜爱红木家具,如何把红木嵌银工艺跟大件家具相结合呢?
▲陈增在雕刻
于是将沙发、大老板台等家具设计成可组装的,可拆分的部件绝不用铁器,也不用胶粘合在一起,而是用传统卯榫结构。这样既发扬了传统工艺,也使用现代形式的分解方法,符合人们的需求。
红木嵌银走进中南海1982年,潍坊嵌银厂被指定为中南海红木配套家具的生产点,涵元殿、迎薰亭长廊的家具都放到这儿做。当时中南海工作人员来潍坊考察红木嵌银,认为它有几点符合他们的使用标准: 一是木材真实。二是潍坊在北方,木材的成分、含水量都很稳定,家具耐用。三是潍坊嵌银工艺的款式、雕刻、嵌银独一无二,审美性强。
▲陈增在雕刻 从前的沙发都是用红木板雕刻、组合完成各个部件,考虑到领导人和外国元首交谈时间较长,运用现代工艺,在纯红木家具的靠背和坐垫上加了与大漆同色的高档牛皮,符合人体工学,具备现代生活的舒适感,保证了传统工艺的实用价值。
▲陈增演示技艺流程
同时经过组装设计,家具能拆装也能组合;方便使用和运输,也保留了完整家具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