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借机关组织学习之际,笔者怀着崇敬和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现代大型吕剧《百姓书记》,心潮膨湃,感慨万端!
现代大型吕剧《百姓书记》,以全国重大典型——原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为原型,塑造了一个大胆改革、敢于“突围”、为民造福的领导干部形象,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楷模。全剧艺术地展现了寿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面对改革大潮,艰苦创业、走向富裕的奋斗历程。以鲜明的时代质感,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刻的思想内涵,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呈现,讴歌了中国**执政爱民、执政为民、执政惠民的崇高使命。
观看该剧,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王伯祥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官就做百姓的官”。什么是百姓的官?古往今来,老百姓都认为,百姓的官就要清正廉洁,品行端正;百姓的官就要亲民爱民,勇于担责;百姓的官就要不图虚名,无私奉献;百姓的官就要敢闯敢干,为民造福。历史上不乏这样的百姓的官,王伯祥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他真诚纯朴、克己奉公,不搞特殊化,与群众共命运,与百姓同甘苦。战荒碱,搞开发,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奔富路。他从1986年至1991年在任寿光县委书记的五年时间里,谱写了寿光历史上的壮丽篇章——他率先试水市场经济,他发起席卷全国的“绿色革命”,他把荒凉的盐碱地变成百姓的钱袋子,他让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原本贫穷落后的寿光一跃跻身全国百强县。所以寿光的老百姓亲切地说:我们骄傲、我们有永远的“伯祥书记”。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王伯祥做到了“公”、“廉”、“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王伯祥的人生信条。在党员干部眼里,他的身上体现着一个**员、一个县委书记的使命与责任。纵贯南北的弥河,历史上多次泛滥,一到雨季,两岸50多万百姓提心吊胆。经过调研后,王伯祥提出要全面治理弥河。他说:“只要对老百姓有好处的,咱一定下决心干”。当寿北开发战号吹响后,他在窝棚里一住就是40多天,与民工一个锅里摸勺子,从未单独开过小灶,中间没有回过一次家。他带领20万民工与恶劣的大自然展开了不屈地抗争。五年寿北开发,120万亩荒碱地变成了盐池、虾池和棉田。他穿着布鞋,绾着裤腿,行走在田间地头,与老百姓情同手足,充分体现了**人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 “乌纱帽算什么,百姓最重要”,这句话出王伯祥的口中。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饭桌上都有寿光菜的身影,经济价值年销售额已达240多亿元。老百姓说:“‘绿色革命’席卷全国,没有伯祥书记,寿光的名气哪有这么大?”当时在“姓社姓资”问题上还没有辨清、人们思想禁锢的籓篱还没有解锢的情况下,王伯祥顶着空前压力、冒着丢掉乌纱帽的危险,“把老百姓的事当成爹娘的事办”,扑下身子、一门心思为百姓谋福利,带领寿光人民把曾经大白菜成灾的寿光变成了“中国蔬菜之都”,所以二十多年后人们还记得这位不怕丢掉乌纱帽的百姓县委书记!
“一步一叹恍若梦,满目翠绿似仙境”。如今,寿光人民真的富裕了,在全国百强县中位次不断前移,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空前提高。而他们的伯祥书记离任时,仅用一辆130小货车就拉走了他一家的全部家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观看该剧,重温王伯祥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倍感亲切,倍增信心,倍添力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王伯祥为镜,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用真诚换真心,用真心鼓实劲、谋良策、干实事,敢于担当,善做善成,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攻坚克难,勇于改革,爬坡过坎,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服务人民,造福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