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我们中国人常用“猴年马月”来形容遥遥无期,不可能发生的事情,2016年是农历丙申年,即“猴年”,而那“马月”又是指几月呢?
一何为“猴年马月”?据考,对“猴年马月”词义的来历无从考据,复旦大学中文系著名古汉语专家骆玉明教授在查阅相关典籍后表示,这个词多半是来自民间的谚语。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猴年马月”是“何年嘛月”谐音的变体;而在英语中,“猴年马月”则被认为是“One of these years”。 所谓“猴年马月”,一个周期正好是12年。即将迎来的“猴年马月”在今年的6月5日至7月3日。下一个“猴年马月”就要等到2028年了。 其实每年都有一个月是马月(即午月),每年农历正月到腊月对应的属相依是: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过去,有学者认为古时候人的寿命相对短暂,好多人都活不到40岁,因此12年几乎占据一个人生命的三分之一,用这么长的时间干一件事,因为需要等待一个漫长的时间。现在“猴年马月”的意思也指实现某件事或某个目标需要的时间特别长,或者就是难以实现。
二猴年马月的来历“猴年马月”这个词最早出于我国农历的干支纪年,纪月。在我国古代,历法中有天干地支之说,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天支地支单与单相配,双与双相配,正好组成六十对,例如甲子,乙亥等。 “猴年马月”中的猴年大家都容易理解,每隔十二年一循环;马月又是指哪个月呢?在我国古代历法中,干支纪年相传起源“三皇五帝”的黄帝时代,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到商代开始广泛应用,而商代是以农历“冬至”作为新的一年开始。这样,农历十一月在农历干支纪月中被称为子月(鼠月),依次往下排,到夏至的那个月(也就是农历五月)正好为午月,也就是马月。农历干支纪月是固定不变的,每年芒种到小暑节气之间叫午月(马月),它位于农历五月,公历6月这个时段。猴年每过十二年就循环一次,且每年的公历6月又是马月,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猴年马月”。
三附录(1)猴年马月之生肖纪月 正月:万木凋零,虎啸震野,称“虎月”; 二月:大地复苏,小草新绿,称“兔月”; 三月:春雷阵阵,神龙作雨,称“龙月”; 四月:天气转暖,蛰蛇出洞,称“蛇月”; 五月:草长莺飞,骏马奔驰,称“马月”; 六月:水草丰茂,群羊遍野,称“羊月”; 七月:山林树茂,群猴出没,称“猴月”; 八月:中秋月圆,杀鸡饮酒,称“鸡月”; 九月:秋收时节,养狗防盗,称“狗月”; 十月:秋意微凉,肥猪满圈,称“猪月”; 十一月:冬雪初降,室内多鼠,称“鼠月”; 十二月:寒风凛冽,老牛归棚,称“牛月”。
(2)24节气与农历干支纪月 子月(鼠月):介于“大雪”和“小寒”节气之间,始于“大雪”节气(处于农历十一月且含有“冬至”节气,公历12月); 丑月(牛月):介于“小寒”和“立春”节气之间,始于“小寒”节气(处于农历十二月且含有“大寒”节气,公历1月); 寅月(虎月):介于“立春”和“惊蛰”节气之间,始于“立春”节气(处于农历正月且含有“雨水”节气,公历2月); 卯月(兔月):介于“惊蛰”和“清明”节气之间,始于“惊蛰”节气(处于农历二月且含有“春分”节气,公历3月); 辰月(龙月):介于“清明”和“立夏”节气之间,始于“清明”节气(处于农历三月且含有“谷雨”节气,公历4月); 巳月(蛇月):介于“立夏”和“芒种”节气之间,始于“立夏”节气(处于农历四月且含有“小满”节气,公历5月); 午月(马月):介于“芒种”和“小暑”节气之间,始于“芒种”节气(处于农历五月且含有“夏至”节气,公历6月); 未月(羊月):介于“小暑”和“立秋”节气之间,始于“小暑”节气(处于农历六月且含有“大暑”节气,公历7月); 申月(猴月):介于“立秋”和“白露”节气之间,始于“立秋”节气(处于农历七月且含有“处暑”节气,公历8月); 酉月(鸡月):介与“白露”和“寒露”节气之间,始于“白露”节气(处于农历八月且含有“秋分”节气,公历9月); 戌月(狗月):介于“寒露”和“立冬”节气之间,始于“寒露”节气(处于农历九月且含有“霜降”节气,公历10月); 亥月(猪月):介于“立冬”和“大雪”节气之间,始于“立冬”节气(处于农历十月且含有“小雪”节气,公历11月)。
不管怎么说,“猴年马月”真得来了,那些曾说要请我们吃饭、约我们见面的朋友们,是不是该兑现诺言了呢?你跟朋友还有哪些关于“猴年马月”的约定呢?快在下方“留言区”写下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