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这两天看汪曾祺先生的书,常说人与人的气场相合,真有那么一回事,觉得汪老的气场与我特别相合,比沈从文更喜欢。 汪老说他有一次排队买牛肉,前面一个中年妇女问:“牛肉怎么做?”汪老说:“你平时不做牛肉?”那妇女说平时她家不吃牛肉,现在孩子要离家,买点牛肉让他习惯习惯,到外面容易适应。汪老看她用心良苦,好好跟她讲了讲牛肉的做法。 有一次去内蒙古体验生活,剧团里的女同志不吃羊肉,餐餐吃咸菜,看到汪老抓着带血的羊肉吃得欢,看着就生气。 还有一个女子不吃辣,到了重庆点汤圆吃,一进门先说不要放辣!师傅冷冷地说:汤圆没有辣的! 这说的还是吃的,汪老另外说到口音和兴趣,他说:“口味最好杂一点,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龙虱都尝尝(有些吃的我也招架不了,比如贵州的鱼腥草);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四川话、苏州话、扬州话(有些话我也一句不懂,比如温州话)。否则,是个损失。 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在北京的时候,我特意寻到很远的地方去尝尝豆汁,那味道很怪,但是也不难接受,印象深刻。 我身边也常有人说:生鱼片我不吃的,牛油果我不吃的,榴莲我不吃的,没尝过,但是肯定不好吃! 在我看来,尝都没尝过,真是个损失! 朋友送我一袋苏比利尔野米,以前印第安人的主食,她说她觉得不好吃,让我试试,我欣然接受。不说这种野米营养价值有多高,多么有机,多么富含纤维,单就我从来没尝过,也有兴趣试它一试。
主料:苏比利尔野米1小杯(100克),鸡蛋3枚,香肠1根 辅料:油20克,盐3克,料酒数滴,小葱2根
做法:1、野米一杯,配水3杯,放在电饭煲里精煮档45分钟,看到野米侧面裂开就拔掉插头,倒掉多余的水,米就熟了。忌煮的时间过头,野米开花蜷曲,也不要煮好了焖在锅里,还会熟过头。 2、香肠蒸熟,切小丁备用。小葱洗净切成葱花。鸡蛋加少许盐、料酒和几滴凉开水,打成蛋液(这样炒出来的鸡蛋特别嫩)。然后锅里加些油,把蛋液炒成九成熟的鸡蛋块,盛出备用。 3、热锅冷油瀑香葱白,加入香肠丁炒香,加入野米翻炒一下,加适量的盐,炒1-2分钟,最后加入鸡蛋块翻炒均匀,再加入葱绿就可以出锅了。 小贴士:野米比较有嚼劲,有点脆脆的糯米饭的味道。 http://mp.weixin.qq.com/s/k0XD4w-LaV6Cv0oBcWi3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