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7-10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多辞职员工透露内情诉说郁闷
晨鸿“卸磨杀驴”伤了俺的心
本报新闻110消息近日,本报接连报道了不少读者反映潍坊晨鸿集团以发福利为名让员工购买高价保健品的消息。昨天,又有不少原晨鸿员工向记者反映,他们离开晨鸿,一个重要原因是无法接受晨鸿的“特殊理念”。
昨天本报报道了山东电视生活帮栏目“帮办”遭围攻、摄像机被夺、录像带被调包的消息。昨天下午,生活帮栏目“帮办”王先生从奎文公安分局领回了自己当初在晨鸿集团拍摄的资料带,立即当着记者的面播放,发现全部为“黑屏”,而且没有声音。
王先生说,他的摄像机是被晨鸿员工围攻他时强行夺走的,带子也是那个时候被调的包。他曾就带子被“洗”一事向晨鸿集团董事长李春良求证,对方称不知道带子当中的资料是如何突然“消失”的。
昨天下午,当初向本报反映问题的原晨鸿员工刘女士向记者透露了一些晨鸿的“秘密”。她说,对于晨鸿现在的很多理念,她和其他不少员工都无法接受。她是7年前到晨鸿的,那个时候晨鸿刚刚起步,老板对她们也很好,之所以出现现在的情况,是晨鸿“卸磨杀驴”。
刘女士说,当初她们帮晨鸿创业的时候,非常艰难,每天工作很多,但每月只有三四百元的工资。随着时间的推移,集团会按工龄给员工补贴,每年增加10元钱,所以她们这些老员工每月仅补贴就要70元,而新聘员工,每月的补贴仅10元钱。晨鸿置许多老员工辞职于不顾,很重要的因素是出于经济考虑。
刘女士还介绍,她在晨鸿时,还有一点特别不能接受,那就是今年3月份晨鸿为每位员工派发保健品时董事长讲的话。当时,集团董事长公开宣称,保健品质量绝对没有问题,减肥效果很好,如果谁减不下来体重,不是保健品的事,而是人的事,是员工没有按时吃保健品。刘女士说,她对于这点特别听不惯,因为人的体质各有差异,仅吃一种保健品,还不是药,就要疗效“一刀切”,这也太荒谬了吧?
“因为第二个月就要自己担负一半的高价保健品费用,所以我辞职了。对于晨鸿的许多做法,我至今想不通。”刘女士说,“从晨鸿辞职以后,我十多天不愿出门见人。现在一看到当初我倾注了不少心血的《晨鸿信息》,就感到心里不是滋味。”
昨天下午,记者还采访了十多位从晨鸿辞职的员工。他们说,他们每个人在晨鸿还有300元钱没有取出来。当初进入晨鸿时,集团收了他们300元的“岗位保证金”,声称员工离开集团的时候就退还,但现在这个承诺一直没兑现。
记者了解到,我国劳动法规定,企业不准向员工收取任何形式的押金或担保,已收取的须退还。
(记者骆雁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