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搜索
查看: 2530|回复: 4

[百姓话题] 诸城历史上的八大胜景,你去过几个?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

回帖

2万

积分

高三

wfits币
8718 个
注册时间
2016-2-24
UID
115842
QQ
发表于 2019-7-24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梦溪笔谈》所载:自从宋迪工画分成八景山水名胜之后,文人相习遂将各地风光凑成“八景”,至明代中后期,各县几乎都有八景之说。根据文献记载,诸城历史上的八景是“超然四望”“琅琊炊烟”“马耳腰云”“韩王坝月”“五莲晚翠”“九仙朝霞”“龙潭雷声”“卢洞清风”。其中以超然四望为诸城八大胜景之首,现分述如下:

超然四望

超然四望,主体即超然台,建于宋熙宁八年(1075),系苏轼官密州时所修。苏轼深爱此台,政暇之余,经常邀朋会友,登台四望,凭今吊古,饮酒赋诗,写出了很多传世名作。他亲手撰写的《超然台记》,虽仅三百余字,内容却极为丰富,不但描写了密州当时的政治民情、名胜古迹,而且表达了超出尘世、乐天知命、与世无争的思想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微信图片_20190724164844.jpg

登上超然台,南望马耳、常山、北望潍水、东望卢山,西望穆陵,令人超脱慨然。后人将“超然四望”列为诸城八大胜景之首,充分表达了诸城人民怀念苏轼的深厚情感。历代文人名士,慕名登台凭吊,留下了很多墨迹刻石,使超然台更加风采卓然。


琅邪炊烟

琅邪台,位于山东半岛黄海之滨,琅邪故城东南五华里的琅邪山(又名纪丘山,今属青岛市)上。它雄踞大海之畔,宛如一头昂首雄狮,俯瞰茫茫大海,吞云吐浪,气贯长空。秦始皇一统中华后,十年间五次出巡,三次到琅邪。时间最长的一次住了三个月,可见他对此地风光的喜爱。


微信图片_20190724164848.jpg

琅邪台为春秋战国、秦汉间,一王(勾践)、五帝(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宣帝、明帝)驾幸之地,历史古老,驰名中外。此地正处海滨,清晨傍晚,立于山巅,东眺大海,波光粼粼,帆船点点俯视山下,村落簇簇,炊烟袅袅。人们将此景命名“琅邪炊烟”,极富诗情画意。


马耳腰云

马耳山,位于诸城西南50里,海拔706米,山顶双峰并立状如马耳,故名。


马耳山雄伟壮丽,地势险要。苏轼在《超然台记》中,有“南望马耳、常山”之句,《雪后书北台壁二首》“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即指此山。


微信图片_20190724164853.jpg

马耳山高耸入云,且东接黄海,处于暖湿气流交汇之地。两耳之间山腰处有一洞,深不可测,人称“仙人洞”。盛夏季节,天若降雨,洞即生云,云绕双峰,袅袅娜娜,似少女披纱,端坐于琼楼玉宇,堪称奇绝。此胜景史称“马耳腰云”。当地有谚:“马耳戴帽,大雨将到”。意为马耳山只要白云缭绕,第二天即能降雨。凡大旱之年,农民盼雨,即频频眺望马耳山是否云生,借以预测天气阴晴。诸城琅邪西社“八友”之一的陈烨为此作诗《望马耳山顶出云》:“雨溢龙湾曲,云蒸与耳巅。如棉腾岂雾,似縠飏非烟。生出根安着,合来势若牵。望旸农意初,莫用更漫天。”清代诸城著名文士李澄中也在其《东武吟》中说:“南睇双尖见马耳,石罅生云白如水。老农测候识阴晴,作日云生朝不起”。


韩王坝月

韩信坝故址,位于诸城市相州镇古县村东的潍河上,它地处山岭之间,潍河至此,河床骤然变窄,形成一道峡谷,怪石嶙峋,水流湍急,轰然雷鸣,气势磅礴。历史上有名的“潍水之战”——韩信智斩楚将龙且的一声激烈战斗,就发生在此。汉高祖四年(203),汉将韩信率兵攻齐,齐王田广兵败,向楚求援。项羽派大将龙且统兵二十万,奔高密救齐。韩信追田光至潍河边,与前来求齐的楚军相遇,韩信用计,囊沙壅水,攻楚佯败,诱敌渡水,当其渡到一半之际,决壅放水,大淹楚兵。后人将些地称“韩信坝”,又叫“韩王坝”。


微信图片_20190724164901.jpg

韩王坝旧址,潍河河床怪石累累,大小不一,石面由于水冲浪击,形成了无数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石坑,大者如脸盆,小者如茶杯。在皓月当空的夜晚,游览坝上,俯身下视,每个水坑中,各有一轮明月,满坝上明月星罗棋布,闪闪发光,使人眼光缭乱,风景美妙无比,壮观至极,故而成为诸城又一胜景——韩王坝月。


五莲晚翠

五莲山(今属五莲县)在马耳山南,原名五朵山,为九仙山之别峰。明万历三十年(1602)。敕建“护国万寿光明寺”,诏改五朵山为五莲,始自成一山。五莲山山势陡峭,层峦叠嶂 ,处处奇峰怪石,四时有不谢之,八节有常春之景,堪称仙境。清代诸城文士张侗,曾评论此山与泰山,崂山并称,赞其“岱以崇隆显,崂以幽窅显,五莲以峭削显。”时末邑人布衣诗人王乘簶,曾作诗赞曰:“春水迤逦落涧松,松间元鹤偶相逢。吹笙醉上升仙石,云满莲花第五峰。”


微信图片_20190724164906.jpg

五莲山还有一大奇观,即“五莲晚翠”。这种奇观多出现在夏末秋初,雨后天晴,夕阳西下之际,由于大气的折射,阳光过滤为翠绿色,但风满山遍野,楼台殿阁,乃至山间万物,全部笼罩在翠绿之中,令人叹为观止。游五莲山者,无不以得见“五莲晚翠”为幸事。


九仙朝霞

九仙山,位于诸城南境(今属五莲县),距诸城80余里,海拔697米,东与五莲山隔壑并峙,西北与敖仓、卧象诸山毗邻,群峰陡峭,高接云汉,奇石突兀,各具形态,堪为奇绝之极。宋代苏轼知密州时,曾来观览,盛赞其“奇秀不减雁荡”。


微信图片_20190724164909.jpg

由于峰奇景绝以及苏轼的赞美,九仙山驰名海内,游者不绝。历代的文人墨客、鸿儒贤士来此观党赏题咏,不少的失意文士到此陷居,以山水为乐,广集友朋,结社赋诗,摩崖题字留句,仅明清两代就有20余人。明代喜靖进士丁惟宁曾居九仙山南麓丁家楼子村,逍遥于山水之间。他工诗善琴,十分欣赏九仙山风光。特别是早晨旭日东升,霞光万道,连山林、溪水都被染红,此景此情,蔚为壮观,后人称此为“九仙朝霞”。


龙潭飞瀑

九仙山西麓,有一人间仙境,因貌似卧象,故名卧象山,山集奇、秀、险为一体。70多处胜景皆处于纵深七华里的大峡谷中。


微信图片_20190724164912.jpg

卧象山之胜,以“龙潭飞瀑”为最,龙潭有二,一为“墨潭,人称黑龙潭;一为霜潭,人称白龙潭,二潭以白龙潭为佳,白龙潭又叫“上天井”,置身潭边如在深井之底,四面峭壁如削,高可插天。其南悬崖之上,有一名叫“六承门”的大石罅,灏水自东而来,旋入此门,从20余米高崖,迅猛跌落潭中,浪花四溅,声如巨雷,状如白龙腾跃,此即“龙潭飞瀑”之景观。龙潭直径约30余米,深不可测,传说是东通大海的海眼。另外,龙潭东南侧峭崖之上,有一“志心石”,伏身石上,引颈下视,仅能看到龙潭一角,令人心跳目眩,惊心动魄。传说,人若不孝至此看潭,则必然掉下,死于非命。


龙潭飞瀑,为人们倾倒,龙潭雷声,远闻谷外。邑人文士李澄中与刘子羽等人曾作诗云:谁从绝巅问羲皇,梦还高云下大荒。一片秋声生响雷,千林寒气落晴霜。空劳填海悲精卫,似可凌虚引望羊。欲访泉流问消息,稚龙飞出雨苍苍。


卢洞清风

卢山,位于诸城城东20余里,山势挺拔,怪石屹立,沟壑纵横,洞穴贯通,海拔300余米,为县城附近之主山。山前有卢敖洞,山西巅有饮酒台,台之南有圣灯岩等古迹,景色秀丽,环境优越,为诸城重要名胜。


微信图片_20190724164917.jpg

据清代《诸城县志》记载:“卢敖,燕人,秦始皇为博士,避难隐卢山,卢山所由得名也”。苏轼曾多次游览并作《卢山五咏》以记之。卢敖洞又称“休粮洞”,传说为卢敖藏身之处。石洞南向,深约三丈,高约二米,洞顶、洞壁有宋宣和、政和年羊游人题刻数处,洞前额刻有“卢山洞”三大字,传说为张侗手书。该洞与东侧数洞相互贯通,冬暖夏凉,特别是盛夏时,海风一吹,进入洞中,穿入各洞,凉风阵阵,令人汗颜顿失,心旷神怡。后人将“卢洞清风”列入胜景,实为仰慕卢敖博士而代代相传。


此则古代诸城风光,但在时过境迁的今天,诸城的行政区划面积已经大大缩小,古代八景已不复存,琅琊台划入青岛;五莲山、九仙山、卧象山划入五莲县;韩信坝地处高密境。古代诸城八景只剩下超然四望、马耳腰云和卢洞清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1

主题

1171

回帖

1672

积分

小学五年级

wfits币
1300 个
注册时间
2019-7-12
UID
138266
发表于 2019-7-24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九仙山归日照了吧?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高三

wfits币
12982 个
注册时间
2015-9-24
UID
112869
发表于 2019-7-24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都没去过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1027

主题

616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wfits币
12319 个
注册时间
2004-8-18
UID
3
发表于 2019-7-25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密州!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374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大学一年级

wfits币
9292 个
注册时间
2013-3-19
UID
87235
发表于 2019-7-25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九仙山,还归了日照之外,别的听都没听过……孤陋寡闻了。得空去瞅一眼
你遇见的事都是因你而生,你遇见的人都是为你而来
回复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投诉举报|客服微信号:ppm0536|今潍网-潍坊论坛 ( 鲁ICP备14032312号 )

GMT+8, 2024-11-24 12:33 , Processed in 0.08398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