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明办发布消息: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3月中旬,四川成都市城管委出台《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为促进自主就业、促进消费,率先为“地摊经济”松绑,随后江苏南京也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指出在具有外摆条件,且有统一运营管理的特色街区、商业体外广场和开放式公园,可以申请临时外摆摊点,这让“地摊经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春节至今,因受疫情冲击影响,各地都在全力发展恢复经济,而“地摊经济”创业门槛低、失业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的特点,给予了群众创业就业更多的机会与机遇。另外,摆出小摊长阵,引来小贩大军,弥漫生活烟火,共同形成了一个城市的市井文化,这是一个城市名片的最真实体现。因此,为“地摊经济”松绑不仅保障了民生,更抚慰了人们的心灵。 有序开放,为“地摊经济”发展做好规划。没有百姓便利的生活条件,大城市就会萎缩,流通业发展也就失去了根基,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提高规划、管理能力,不能光图省事,而把小商小贩“一禁了之”。作为地方政府而言,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城市的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市场手段,为“地摊经济”重启创造有利的发展土壤,激发其巨大的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