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活地图 于 2009-8-14 09:06 编辑
和平路以西的东风西街主路面的北侧,有一棵古槐孤独地挺立着,西行车辆都要从古槐两边绕行。这棵古槐为原潍县文庙大成殿东侧所植树木之一,已有三百多年树龄,为受到潍坊市保护的古树名木之一。
潍县文庙坐落于东门大街(今东风西街),始建于宋代(960至1279年),元延祐元年(1314年)重建,占地约四千平方米,是供奉我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至前476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主要设施有:书有“文庙”二字的木、石结构大门,即棂星门;院内有泮池、碑亭,正中是大成门,门内甬道直通大成殿,殿内有高大的孔子塑像及配塑“四圣”、“十二哲”像,两侧的东厢供奉“七十二贤”,西厢供奉“七十六先儒”;后院有崇圣祠、明伦堂等。 科举时代,潍县县学设在文庙内的明伦堂。明伦堂西部为时习斋,东部为日新斋,是全县儒学生员和童生上课和自修的场所,每月初一和十五日集中授课。按照科举制度,县试和府试都合格的学生即获得童生资格。童生参加省、府所在地官办书院考试(即院试)录取者就获得生员资格。生员又称秀才,俗称相公。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第二年,潍县县学废止。 1913年,文庙明伦堂成为当地单级教员养成所的教室,但该养成所一年后便停办了。 1948年潍坊特别市设立,不久后在原潍县民众教育馆成立潍坊新华影剧院。1949年,潍坊新华影剧院迁至文庙旧址。1950年,昌潍专区投资,拆除文庙部分古旧建筑物,建成新华影剧院大楼。文庙的其余部分改建为潍坊市机关招待所。1979年12月,新华影剧院改为潍坊市礼堂。因地基下沉,1982年拆除潍坊市礼堂,原址改建为潍坊市机关招待所的大门和道路。目前,仅文庙院内的这棵古槐在原址尚存。 |